[發明專利]一種天然橡膠雙層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76404.4 | 申請日: | 2018-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829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玲;董建國;馬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玲 |
| 主分類號: | B32B25/16 | 分類號: | B32B25/16;B32B25/04;B32B9/00;B32B9/04;C08L23/16;C08K13/02;C08K3/04;C08K3/06;C08K3/24;C08K5/39;B29B7/56;B29C35/02;B29C43/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然橡膠 吸波材料 制備 納米鈦酸鋇 碳納米管 復合材料 吸波層 電磁波吸收劑 三元乙丙橡膠 功能材料 電磁波 促進劑 后硫化 匹配層 強吸收 雙輥筒 硫磺 混煉 塑煉 炭黑 | ||
本發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備領域,具體關于一種天然橡膠雙層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一種天然橡膠雙層吸波材料分為匹配層和吸波層,吸波層是將一種碳納米管?納米鈦酸鋇復合材料和三元乙丙橡膠、75~80份的炭黑、2~5份的硫磺和1~3份的促進劑在雙輥筒塑煉機上進行混煉后硫化得到;本發明工藝簡單,成本低廉,重復性強,而且使用碳納米管?納米鈦酸鋇復合材料作為電磁波吸收劑,使材料具有更強吸收電磁波的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備領域,具體關于一種天然橡膠雙層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吸波材料指能吸收、衰減入射的電磁波,并將其電磁能轉換成熱能耗散掉或使電磁波因干涉而消失的一類材料。吸波涂層一般由吸波劑和粘結劑組成,吸波劑具有特定的電磁參數,直接決定了吸波涂層的吸波性能,這是吸波涂層的關鍵所在而粘結劑是涂料的成膜物質,可以使涂層牢固附著于被涂物體表面上形成連續膜。
CN102642354B公開了一種柔性非連續體吸波涂層及制備方法。所述柔性非連續體吸波涂層,包括具有較高透波性和粘結能力的柔性基體及其上具有非連續體單元結構的吸波涂層,后者通過直接涂刷將含有吸收劑的涂料涂刷或滾涂至所述柔性基體上形成;或是通過磁控濺射將吸收劑濺射到所述柔性基體上形成。所述的柔性非連續體吸波涂層通過涂層的非連續化柔性設計,其吸波涂層有效改善與自由空間的波阻抗匹配,增加額外損耗機制,大大提高了其吸收性能并拓寬其有效吸收頻段,解決了吸波涂層吸收頻段窄、吸收效能差的問題;柔性基體的采用,在應用時可直接粘貼施工,從而簡化施工工藝。柔性非連續體吸波涂層制備簡單,成本較低,性能穩定,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CN105861977A公開了一種耐高溫吸波涂層、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所述耐高溫吸波涂層包括主要由復數個小尺寸扁平粒子聚集形成的涂層結構,所述涂層結構內還分別有復數個垂直裂紋,所述垂直裂紋沿所述涂層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小尺寸扁平粒子包含Ti3AlC2小尺寸扁平粒子和Al2O3小尺寸扁平粒子。所述制備方法包括:提供包含有均勻分散的Ti3AlC2顆粒和Al2O3顆粒的懸浮液;將懸浮液通過等離子噴涂工藝施加至基體表面,形成耐高溫吸波涂層。本發明依據Ti3AlC2優異的高溫穩定性和抗高溫氧化性,制備了Ti3AlC2/Al2O3高溫吸波涂層,同時通過在涂層內部引入垂直裂紋,使其同時兼具優良吸波性能、抗高溫氧化性能和熱沖擊性能,將在各類航空或航天器中的吸波材料領
CN103087624B公開了公開了一種紫外光固化聚苯胺吸波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紫外光固化聚苯胺吸波材料是以聚氨酯丙烯酸酯為基體材料,聚苯胺/FeSO4復合材料均勻分散到基體材料中并加入單體稀釋劑及光引發劑等助劑組成。該材料不僅能在2-18GHz有良好吸收電磁波的效果且形成的涂膜厚度可縮減至2mm以下,涂層固化時間小于2分鐘且具有較好的涂層性能。
以上專利及公知技術生產的雙層吸波體中匹配層多選用玻璃纖維或其它種類的透波材料,吸收層多選用鐵氧體或其它種類的磁性粉體,制備成本高、比重較大且制備工藝復雜,限制了其實用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天然橡膠雙層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所述的一種天然橡膠雙層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按照質量份數其技術方案如下:
匹配層的制備:將80~100份的三元乙丙橡膠、75~80份的炭黑、2~5份的硫磺和1~3份的促進劑在雙輥筒塑煉機上進行混煉15~30 min后下片冷卻。采用平板硫化機將混煉后的生膠料在5~10MPa,120~150℃壓力下進行模壓硫化,然后進行壓延,制備成吸波材料匹配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玲,未經張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764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