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醫藥廢水一體化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73417.6 | 申請日: | 2018-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986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肖佩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龍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藥 廢水 一體化 處理 工藝 | ||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藥廢水一體化處理工藝,包括向醫藥廢水中先加入廢水處理微生物,再加入廢水處理劑。本發明采用微生物和化學試劑結合對醫藥廢水進行處理,工藝簡單,廢水中的CODcr、BOD和NH3?N的去除率高,醫藥廢水處理效果較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藥廢水一體化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制藥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機污染物廢水是公認的污染嚴重的環境污染源之一。在我國,制藥行業存在著企業數量多、生產品種多的的特點,但大多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且在生產過程中還存在原材料投入大、產出比小、環境污染突出的問題。制藥工業已被我國國家環境保護規劃列入重點污染治理的12個行業之一,而制藥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則成為環境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并且,隨著國家對環境污染釆取越來越嚴格的治理要求,自2008年8月1日起,國家環保部門要求所有制藥企業開始執行制藥工業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對于水污染物未達標的企業,將由環保部門責令其停產整頓。縱觀制藥行業排放標準可知,其中許多污染物指標非常嚴格,并且主要指標甚至嚴于美國標準。例如:發酵類制藥企業產生的化學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總氰化合物等排放標準接近最嚴格的歐盟排放標準,其中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限值由之前的300rng/L降到了120mg/L。同時該標準覆蓋了整個制藥工業的所有產品生產線,發酵類制藥、提取類制藥、化學合成類制藥、生物工程類制藥、中藥類制藥及混裝制劑類制藥六類制藥工業都包含在內。因此,更進一步治理制藥廢水并使其達標排放已變的刻不容緩。制藥工業產生的廢水屬于比較難處理的高難有機廢水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污染最嚴重、處理難度最大的工業廢水之一。該廢水的共同特點是成分復雜、污染物種類多、B0D5與COD比值較低且波動大、SS濃度高,并且由于大多企業釆用間歇生產方法,水質和水量波動大。因此,在治理方面有其特殊性。目前,處理制藥工業廢水常用的方法有物理化學法、化學法、生化處理法及多種工藝方法聯合法等。現有的污水處理工藝復雜,廢水處理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醫藥廢水一體化處理工藝,用以提高廢水處理效果。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醫藥廢水一體化處理工藝,包括向醫藥廢水中先加入廢水處理微生物,再加入廢水處理劑。
在本發明提供的醫藥廢水一體化處理工藝中,優選地,所述廢水處理微生物包括反硝化桿菌、斯氏桿菌、螢氣極毛桿菌、枯草芽孢桿菌、亞硝酸菌、硝酸菌、深紅紅螺菌、氧化硫硫桿菌、脫氮硫桿菌和排硫桿菌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本發明提供的醫藥廢水一體化處理工藝中,優選地,所述廢水處理微生物為斯氏桿菌、硝酸菌、深紅紅螺菌和氧化硫硫桿菌。
在本發明提供的醫藥廢水一體化處理工藝中,優選地,所述斯氏桿菌、硝酸菌、深紅紅螺菌和氧化硫硫桿菌的重量比為1~5:1:1~3:2~7。
在本發明提供的醫藥廢水一體化處理工藝中,優選地,所述斯氏桿菌、硝酸菌、深紅紅螺菌和氧化硫硫桿菌的重量比為2:1:3:5。
在本發明提供的醫藥廢水一體化處理工藝中,優選地,所述廢水處理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硫酸鋁10~35份、硫酸鎂5~23份、單寧2~18份、丙烯腈樹脂3~41份、偶氮二異丁腈12~32份、硫代硫酸鈉5~19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2~27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7~33、乙酸17~40份、聚丙烯酰胺3~17份和粉碎的玉米秸稈30~87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龍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云南龍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734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