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煉裝置以及混煉物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73043.8 | 申請日: | 2018-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278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長谷川博彥;山手信一;秋山琢哉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化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9C47/78 | 分類號: | B29C47/78;B29K23/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劉建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乙烯 混煉裝置 螺桿 加熱器 液體石蠟 擠出 混煉物 加熱 側進料口 進料口 制造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容易地得到原料的最佳特性的混煉裝置以及混煉物的制造方法。混煉裝置(21)具備:螺桿(23),其將從進料口(27)供給的聚乙烯擠出;加熱器(24),其對由螺桿(23)擠出的聚乙烯進行加熱;以及加熱器(25),其預先對液體石蠟進行加熱,該液體石蠟從側進料口(28)向由螺桿(23)擠出的聚乙烯供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向從進料口供給且一邊被加熱一邊被擠出的原料側進料(Side feed)增塑劑的混煉裝置以及混煉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作為現有技術,已知如下的雙軸擠出機(混煉裝置):從材料供給口向螺桿投入粉末狀的聚乙烯醇(PVA、原料),從側進料口向由螺桿擠出的聚乙烯醇側進料(Side feed)增塑劑(添加劑)(專利文獻1)。
另外,作為現有技術,已知向被投入至雙軸擠出機的高密度聚乙烯側進料液體石蠟的結構(專利文獻2)。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54492號公報(2002年9月11日公開)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11-60789號公報(1999年3月5日公開)
在上述這樣的現有技術中,為了將原料的分子鏈解開并纏結從而通過充分地混入原料而得到原料的最佳特性,有時一邊對原料進行加熱一邊由螺桿擠出原料。
然而,當向從材料供給口投入至螺桿且在被加熱的條件下到達側進料口的原料側進料室溫狀態的增塑劑時,加熱后的原料被側進料的室溫狀態的增塑劑冷卻。因此,存在阻礙原料與增塑劑的適當的混煉,結果難以得到原料的最佳特性的問題。
另外,當側進料室溫狀態的增塑劑時,側進料口附近的混煉部和原料被增塑劑急劇冷卻。因此,存在側進料口附近的原料的粘度局部地變高,從而混煉機的排出性變得不穩定這一問題。并且,為了自上述那樣原料與增塑劑的適當的混煉受到阻礙的狀態優化混煉狀態,需要加長比側進料口靠下游的樹脂混煉部的尺寸、或延長原料在樹脂混煉部的滯留時間,從而存在導致增塑劑向原料的混煉的生產性的降低的情況。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的一方式的目的在于實現能夠對原料適當地進行加熱并且混煉從而容易地得到原料的最佳特性的混煉裝置以及混煉物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本發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混煉裝置具備:螺桿,其將從進料口供給的原料擠出;第一加熱器,其對由所述螺桿擠出的原料進行加熱;以及第二加熱器,其預先對增塑劑進行加熱,該增塑劑從配置在比所述進料口靠下游側的位置的側進料口向一邊由所述第一加熱器加熱一邊由所述螺桿擠出的原料供給。
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本發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混煉物的制造方法包括:擠出工序,通過螺桿將從進料口供給的原料擠出;加熱工序,對由所述螺桿擠出的原料進行加熱;以及供給工序,從配置在比所述進料口靠下游側的位置的側進料口向通過所述加熱工序而被加熱并且由所述螺桿擠出的原料供給被加熱了的增塑劑。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式,起到可實現能夠對原料適當地進行加熱并且混煉從而容易地得到原料的最佳特性的混煉裝置以及混煉物的制造方法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實施方式1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剖面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示出圖1所示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詳細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示出圖1所示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另一結構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未經住友化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730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絲網過濾設備及自密封冷卻傳動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電磁加熱的擠出拉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