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余熱回收的爐膛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68790.2 | 申請日: | 2018-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34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顧楊;孫月;顧加華;顧加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神工灶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B1/02 | 分類號: | F24B1/02;F24B5/02;F24B9/04;F22B31/08;F22B33/18;F22D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張軍 |
| 地址: | 224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爐體 中空內腔 水箱 換熱內腔 換熱室 燃燒室 爐膛 余熱回收 換熱管 連通口 爐膛燃燒室 管內空間 換熱室壁 兩端管口 內部連通 能源消耗 烹飪過程 蒸汽出口 中空結構 換熱孔 煙氣管 煙氣孔 換熱 連通 隔離 室內 環境保護 | ||
1.一種余熱回收的爐膛,其特征在于,包括爐體(1)和水箱(2),所述爐體(1)為中空結構,爐體(1)的中空內腔內設有燃燒室(3)和換熱室(4),所述換熱室(4)設有換熱內腔(40),換熱內腔(40)通過換熱孔(41)與燃燒室(3)內部連通,換熱室(4)內還設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換熱管(42),所述換熱管(42)貫穿換熱室(4)相對的兩壁面,換熱管(42)的兩端管口與換熱室(4)壁面之外的爐體(1)的中空內腔相連通,換熱管(42)的管身位于換熱內腔(40)內,換熱管(42)的管內空間與換熱內腔(40)相互隔離;水箱(2)底部設有連通口(20),水箱(2)通過連通口(20)與爐體(1)的中空內腔連通,水箱(2)的頂部設有蒸汽出口(21);所述換熱室(4)上還設有煙氣孔(43),爐體(1)的中空內腔內設有煙氣管(5),煙氣管(5)的一端通過煙氣孔(43)與換熱內腔(40)連通,煙氣管(5)的另一端穿過爐體(1)與水箱(2)的連接處與設置在水箱(2)中的排煙管(50)連接,排煙管(50)的頂端設有煙氣出口(5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余熱回收的爐膛,其特征在于,水箱(2)的內部設有水箱隔板(29),水箱隔板(29)將水箱(2)內部分隔為水箱體(25)和汽箱體(26)兩部分,水箱隔板(29)的上下端分別設有連通水箱體(25)和汽箱體(26)的通道,所述水箱體(25)上部設有進水口(22),汽箱體(26)上部或者水箱體(25)與汽箱體(26)交接處的上部設置蒸汽出口(21),連通口(20)設置在汽箱體(26)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余熱回收的爐膛,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體(25)中設有浮球(60),浮球(60)通過連桿(61)及鉸鏈(62)可轉動地固定在水箱(2)內壁上,連桿(61)上設有可隨浮球(60)的上下堵塞或打開進水口(22)的進水塞(63)。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余熱回收的爐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煙氣孔(43)設置在換熱室(4)的一端,煙氣管(5)通過煙氣孔(43)與換熱內腔(40)連通后,圍繞燃燒室(3)環形設置,從換熱室(4)的另一端外側穿過爐體(1)與水箱(2)的連接處與設置在水箱(2)中的排煙管(50)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余熱回收的爐膛,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室(4)設置在燃燒室(3)和水箱(2)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余熱回收的爐膛,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室(4)內設有四根換熱管(42)。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余熱回收的爐膛,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煙管(50)的頂端設置在水箱(2)的頂部或側面,煙氣出口(51)位于水箱(2)外側。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余熱回收的爐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3)的上部開口設置在爐體(1)的頂部外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余熱回收的爐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3)的底部設有燃燒口(30)。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余熱回收的爐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1)的頂部設有爐圈(11),爐圈(11)設置于燃燒室(3)的開口周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神工灶具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神工灶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6879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外凹腔的旋流加力燃燒室
- 下一篇:一種生物質顆粒蒸汽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