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高精度色度與Gamma監控調整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68753.1 | 申請日: | 2018-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927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4 |
| 發明(設計)人: | 鄧丹;盧宏宇;丁振勇;李孟祥;何基強;李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00 | 分類號: | G09G3/00;G02F1/13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鄧義華;廖苑濱 |
| 地址: | 5166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存器 色度 監控調整 光學檢測儀器 實時動態調整 顯示屏驅動 閉環回路 光學模組 驅動IC 可用 片模 色溫 整合 算法 調用 固化 推算 測試 檢測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全自動高精度色度與Gamma監控調整系統及方法,解決的操作復雜的技術問題,通過采用將顯示屏驅動IC的Analog Gamma Curve即AGC、Digital Gamma Curve即DGC的緩存器與光學檢測儀器的檢測值對應起來,形成閉環回路,實現實時動態調整,并通過Gamma智慧算法,整合成DLL調用推算出最佳的緩存器值,最后將每片樣品的Gamma相關緩存器最佳值固化到驅動IC的NVM中,從而達到自動控制每片模組色度、色溫、Gamma的技術方案,較好的解決了該問題,可用于光學模組測試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自動高精度色度與Gamma監控調整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日常顯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手機顯示這塊,客戶提出希望液晶模組的色度盡可能的一致,達到目測基本無偏差的效果.這就要求顯示模組的CIE、色溫、Gamma、亮度等相關因素做到可調整可監控。
但與此同時,業內受不同批次的背光與像素等來料偏差的影響,在模組端無法保證每片樣品色溫與Gamma的一致。如今Gamma曲線、色溫常常是由驅動IC的FAE現場取樣,通過供應商自己的工具與經驗,導入RGBW灰階CIE值,進行調試而得到Gamma register值。但該方法得到的只是一組針對抽樣的Gamma最佳值,無法覆蓋所有樣品,即無法克服樣品之間的差異性造成的色度偏差。并且,手工完成耗時長效率低,達不到量產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操作復雜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的全自動高精度色度與Gamma監控調整系統,該全自動高精度色度與Gamma監控調整系統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的特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全自動高精度色度與Gamma監控調整系統,所述監控調整系統包括裝載有DLL的上位機,與上位機進行數據交換鏈接的下位機和光學檢測裝置;所述下位機通過數據線連接到待測模組;所述待測模組還與光學檢測裝置連接;所述光學檢測裝置用于實時檢測待測模組的光學參數;上位機向下位機發送畫面請求,下位機應答并控制待測模組顯示相應畫面。
上述方案中,為優化,進一步地,所述下位機為可編程模塊控制盒。
本發明的系統將顯示屏驅動IC的Analog Gamma Curve即AGC、Digital GammaCurve即DGC的緩存器與光學檢測儀器的檢測值對應起來,形成閉環回路,實現實時動態調整,并通過Gamma智慧算法,整合成DLL調用推算出最佳的緩存器值,最后將每片樣品的Gamma相關緩存器最佳值固化到驅動IC的NVM中,從而達到每片模組色度、色溫、Gamma可調可控的目的。
首先,下位機即控制盒,復位啟動,以電源+顯示接口點亮顯示模組。
其次,下位機通過RS232協議以腳本形式上傳預先設置參數項:模組當前GammaRegister初始值、CIE目標值與限定范圍、Gamma曲線目標值與限定范圍、液晶VOP電壓設定值、亮度損失率與限定范圍、光學設備代號及其允許的設備誤差等。
再次,上位機PC接收到腳本啟動流程,通過RS232向下位機發送畫面請求,下位機及時應答并顯示畫面。下位機運行過程參數會通過JTAG轉USB方式發送并打印至上位機屏端顯示。上位機通過USB匹配的光學檢測儀器檢測模組當前畫面的亮度、CIE值并返回保存。至此,完成一個畫面的光學數據匹配。
最后,經過反復循環,采集RGBW四色畫面加Gamma調節點所對應的灰階畫面的數據后,將數據庫中所收集的數據送與DLL換算,換算所得的Register值下載至下位機并重新點亮顯示模組。上位機調用光學儀器檢測調整后的模組光學參數是否滿足要求,滿足預設要求則將register值固化至驅動IC NVM中,否則進入下次循環或者判N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未經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6875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