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主動式變風量送風系統末端故障檢測與診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68129.1 | 申請日: | 2018-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690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陽;李婷婷;李裴婕;張學軍;范譽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11/38 | 分類號: | F24F11/38;F24F11/64;F24F110/10;F24F140/12;F24F140/40 |
| 代理公司: | 33200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傅朝棟;張法高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風量送風系統 故障檢測與診斷 主動式 末端故障 有效診斷 診斷信息 故障診斷規則 變風量末端 診斷 故障特征 故障診斷 故障征兆 有效檢測 自控系統 擾動 被動式 傳感器 測點 測量 引入 檢測 制定 | ||
1.一種變風量送風系統末端的主動式故障檢測與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動式故障檢測和主動式故障診斷兩個步驟;
S1:首先對待檢測的變風量送風系統末端進行被動式故障檢測,具體步驟為:
第1-1步,獲取待檢測的變風量送風系統末端實時運行數據,所述實時運行數據包括:房間溫度傳感器數據Tr、送風風量傳感器數據Fs、風閥開度的控制信號μ、房間溫度設定值Tset、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
第1-2步,對獲得的實時運行數據進行預處理;
第1-3-1步,比較送風風量測量值與設定值的偏差,若偏差值大于送風流量閾值ΔF,且持續時間超過20min,則直接跳轉至第1-5步,否則繼續進入第1-3-2步,其中ΔF=3*σF,σF為根據正常運行歷史數據獲得的送風風量測量值標準差;
第1-3-2步,比較房間溫度測量值與設定值的偏差,若偏差值大于房間溫度閾值ΔT,且持續時間超過30min,則直接跳轉至第1-5步,否則繼續進入第1-3-3步,其中ΔT=3*σT,σT為根據正常運行歷史數據獲得的房間溫度測量值的標準差;
第1-3-3步,若送風風量測量值持續60min無明顯變化,即送風風量測量值的方差小于σF,則直接跳轉至第1-5步,否則繼續進入第1-3-4步;
第1-3-4步,若室內溫度測量值持續180min無明顯變化,即溫度測量值的方差小于σT,則直接跳轉至第1-5步,否則繼續進入第1-4步;
第1-4步,未檢測出異常,得到該變風量送風系統末端無故障的結果,結束故障檢測與診斷過程,生成無故障的診斷報告;
第1-5步,檢測出異常,得到該變風量送風系統末端有故障的結果,執行S2主動式故障診斷;
S2:主動式故障診斷的具體步驟為:
第2-1-1步,若房間溫度測量值Tr與設定值Tset滿足Tr>Tset+3*σT;且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處于最大值Fmax,即|Fset-Fmax|<σF;且送風風量測量值Fs與設定值Fset滿足Fs<Fset-3*σF;且風閥開度的控制信號μ處于最大值μmax,即|μ-μmax|<σμ,其中σμ為風閥開度的控制信號的標準差,則引入主動式行為即第2-1-2至2-1-3步;否則轉至第2-2-1步;
第2-1-2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提高10攝氏度,并持續15min,然后轉至第2-1-3步;
第2-1-3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降低10攝氏度,結束主動式行為,然后轉至第2-1-4步;
第2-1-4步,根據實時運行數據,若在主動式行為結束時,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ed處于最小值Fmin,即|Fset,ed-Fmin|<σF,且送風風量測量值Fs,ed與主動式行為前的送風風量測量值Fs,st滿足Fs,ed-Fs,st<3*σF,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風閥卡在全關或部分開度,然后轉至第2-8步;否則轉至第2-1-5步;
第2-1-5步,根據實時運行數據,若在主動式行為結束時,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ed處于最小值Fmin,即|Fset,ed-Fmin|<σF;且送風風量測量值Fs,ed與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ed滿足|Fs,ed-Fset,ed|<3*σF;且風閥開度的控制信號μ與無故障時的最低風量時閥門開度的平均值avg(μFmin)滿足μ-avg(μFmin)>3*σμ,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送風靜壓過低,然后轉至第2-8步;否則轉至第2-2-1步;
第2-2-1步,若房間溫度測量值Tr與設定值Tset滿足Tr>Tset+3*σT;且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處于最大值Fmax,即|Fset-Fmax|<σF;且送風風量測量值Fs與設定值Fset滿足|Fs-Fset|<3*σF,則引入主動式行為即第2-2-2至2-2-3步;否則轉至第2-3-1步;
第2-2-2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降低10攝氏度,并持續15min,然后轉至第2-2-3步;
第2-2-3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升高10攝氏度,然后轉至第2-2-4步;
第2-2-4步,根據實時運行數據,若在主動式行為結束時,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ed處于最小值Fmin,即|Fset,ed-Fmin|<σF;且風閥開度的控制信號μed處于最小值μmin,即|μed-μmin|<σμ;且送風風量測量值Fs,ed與送風風量最小值Fmin滿足Fs,ed-Fmin>3*σF,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風量傳感器讀數漂移至最大值位置,轉至第2-8步;否則轉至第2-2-5步;
第2-2-5步,根據實時運行數據,若在主動式行為結束時,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ed處于最小值Fmin,即|Fset,ed-Fmin|<σF,且主動式行為過程中測量得到的房間溫度測量值的標準差STD(Tr,st,…Tr,ed)小于σT,即STD(Tr,st,…Tr,ed)<σT,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房間溫度傳感器示數卡死在一個大于設定值的位置,然后轉至第2-8步;否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變風量末端設計尺寸偏小、房間溫度設定點過低、房間冷負荷過大或者送風溫度過高,然后轉至第2-7步;
第2-3-1步,若房間溫度測量值Tr與設定值Tset滿足Tr<Tset-3*σT;且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處于最小值Fmin,即|Fset-Fmin|<σF;且送風風量測量值Fs與設定值Fset滿足Fs>Fset+3*σF;且風閥開度的控制信號μ處于最小值μmin,即|μ-μmin|<σμ,則引入主動式行為即第2-3-2至2-3-3步,否則轉至第2-4-1步;
第2-3-2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降低10攝氏度,并持續15min,然后轉至第2-3-3步;
第2-3-3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提高10攝氏度,然后轉至第2-3-4步;
第2-3-4步,根據實時運行數據,若在主動式行為結束時,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ed處于最大值Fmax,即|Fset,ed-Fmax|<σF;且送風風量測量值Fs,ed與主動式行為前的送風風量測量值Fs,st滿足Fs,ed-Fs,st<3*σF,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風閥卡在全開或部分開度,轉至第2-8步;否則轉至第2-3-5步;
第2-3-5步,根據實時運行數據,若在主動式行為結束時,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ed處于最大值Fmax,即|Fset,ed-Fmax|<σF;且送風風量測量值Fs,ed與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ed滿足|Fs,ed-Fset,ed|<3*σF;且風閥開度的控制信號μ與無故障時的最高風量時閥門開度的平均值avg(μFmax)滿足avg(μFmax)-μ>3*σμ,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送風靜壓過高,轉至第2-8步;否則轉至第2-4-1步;
第2-4-1步,若房間溫度測量值Tr與設定值Tset滿足Tr<Tset-3*σT;且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處于最小值Fmin,即|Fset-Fmin|<σF;且送風風量測量值Fs與設定值Fset滿足|Fs-Fset|<3*σF,則引入主動式行為即第2-4-2至2-4-3步;否則轉至第2-5-1步;
第2-4-2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降低10攝氏度,并持續15min,然后轉至第2-4-3步;
第2-4-3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提高10攝氏度,然后轉至第2-4-4步;
第2-4-4步,根據實時運行數據,若在主動式行為結束時,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ed處于最大值Fmax,即|Fset,ed-Fmax|<σF;且風閥開度的控制信號μed處于最大值,即|μed-μmax|<σμ;且送風風量測量值Fs,ed與送風風量最大值Fmax滿足Fmax-Fs,ed>3*σF,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風量傳感器讀數漂移至最小值位置,轉至第2-8步;否則轉至第2-4-5步;
第2-4-5步,根據實時運行數據,若在主動式行為結束時,送風風量設定值Fset,ed處于最大值Fmax,即|Fset,ed-Fmax|<σF;且在主動式行為過程中測量得到的房間溫度測量值的標準差STD(Tr,st,…Tr,ed)小于σT,即STD(Tr,st,…Tr,ed)<σT,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房間溫度傳感器示數卡死在一個小于設定值的位置,然后轉至第2-8步;否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變風量末端設計偏大、房間溫度設定點過高、房間冷負荷過小或送風溫度過低,然后轉至第2-7步;
第2-5-1步,若在60min內獲得的送風風量測量值的標準差STD(Fs,…Fs-60)小于σF,即STD(Fs,…Fs-60)<σF,其中Fs指當前送風風量測量值,Fs-60指60min前的送風風量測量值;且送風風量設定值的變換次數RFset大于6,則引入主動式行為即第2-5-2至2-5-4步,否則轉至第2-6-1步;
第2-5-2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降低10攝氏度,并持續10min,然后轉至第2-5-3步;
第2-5-3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提高20攝氏度,并持續10min,然后轉至第2-5-4步;
第2-5-4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降低10攝氏度,然后轉至第2-5-5步;
第2-5-5步,若送風風量測量值位于風量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間,即Fs∈[Fmax,Fmin];且在主動式行為過程中測量得到的送風風量測量值的標準差STD(Fs,st,…Fs,ed)小于σF,即STD(Fs,st,…Fs,ed)<σF;且送風風量設定值的標準差STD(Fset,st,…Fset,ed)大于σF,即STD(Fset,st,…Fset,ed)>σF,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送風風量傳感器示數卡在風量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間,轉至第2-8步;否則轉至第2-5-6步;
第2-5-6步,若送風風量測量值Fs,ed小于風量最小值Fmin或大于風量最大值Fmax,即Fs,ed<Fmin或Fs,ed>Fmax;且在主動式行為過程中測量得到的送風風量測量值的標準差STD(Fs,st,…Fs,ed)小于σF,即STD(Fs,st,…Fs,ed)<σF;且送風風量設定值的標準差STD(Fset,st,…Fset,ed)大于σF,即STD(Fset,st,…Fset,ed)>σF,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送風風量傳感器示數卡在風量最小值和最大值之外,轉至第2-8步;否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風閥遲滯、風閥粘滯、風量反饋控制回路控制問題或溫度反饋控制回路控制問題,轉至第2-7步;
第2-6-1步,若在60min內獲得的房間溫度測量值的標準差STD(Tr,…Tr-60)小于σT,即STD(Tr,…Tr-60)<σT,其中Tr指當前房間溫度測量值,Tr-60指60min前的房間溫度測量值;且送風風量測量值的標準差STD(Fs,…Fs-60)小于σF,即STD(Fs,…Fs-60)<σF,則引入主動式行為即第2-6-2至2-6-4步,否則轉至第2-7步;
第2-6-2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降低10攝氏度,并持續10min,然后轉至第2-6-3步;
第2-6-3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提高20攝氏度,并持續10min,然后轉至第2-6-4步;
第2-6-4步,重設房間溫度設定值,在當前基礎上降低10攝氏度,然后轉至第2-6-5步;
第2-6-5步,若在主動式行為結束時,房間溫度測量值Tr,ed與設定值Tset,ed滿足|Tr,ed–Tset,ed|≤σT,;且在主動式行為過程中測量得到的房間溫度測量值的標準差STD(Tr,st,…Tr,ed)小于σT,即STD(Tr,st,…Tr,ed)<σT;且送風風量測量值的標準差STD(Fs,st,…Fs,ed)滿足STD(Fs,st,…Fs,ed)>3*σF,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房間溫度傳感器示數卡死,且其與設定值的偏差在閾值范圍內,轉至第2-8步;否則轉至第2-6-6步;
第2-6-6步,若在主動式行為結束時,房間溫度測量值Tr,ed與設定值Tset,ed滿足Tr,ed–Tset,ed>σT;且在主動式行為過程中測量得到的房間溫度測量值的標準差STD(Tr,st,…Tr,ed)小于σT,即STD(Tr,st,…Tr,ed)<σT;且送風風量測量值的標準差STD(Fs,st,…Fs,ed)滿足STD(Fs,st,…Fs,ed)>3*σF,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房間溫度傳感器示數卡在大于設定值的地方,轉至第2-8步;否則轉至第2-6-7步;
第2-6-7步,若在主動式行為結束時,房間溫度測量值Tr,ed與設定值Tset,ed滿足Tr,ed–Tset,ed<-σT;且在主動式行為過程中測量得到的房間溫度測量值的標準差STD(Tr,st,…Tr,ed)小于σT,即STD(Tr,st,…Tr,ed)<σT;且送風風量測量值的標準差STD(Fs,st,…Fs,ed)滿足STD(Fs,st,…Fs,ed)>3*σF,則判斷發生的故障為房間溫度傳感器示數卡在大于設定值的地方,則轉至第2-8步;否則轉至第2-7步;
第2-7步,根據故障檢測診斷結果生成可疑故障列表;
第2-8步,根據故障檢測診斷結果,生成故障檢測診斷報告,并顯示故障類型;
其中下標st表示主動式行為前時的參數,下標ed表示主動式行為結束時的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6812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