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功率器件電應力測試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65117.3 | 申請日: | 2018-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635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遲;王偉毅;李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央騰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滌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功率 器件 應力 測試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功率器件電應力測試系統及方法,運用于多管并聯電路中,多管并聯電路包括多個相互并聯的功率管組,高壓隔離探頭獲取被測功率管組的過沖電壓,電流探頭獲取被測功率管組的電流,應力獲取單元在運行狀態時獲取被測功率管組的電壓應力,漏感計算單元計算獲取系統漏感。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準確測得功率管的電壓應力和反向恢復電流特性,評估出相間續流回路時的并聯管穩態均流是否一致從判斷相間電流續流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運用于多管并聯電路的功率器件電應力測試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普及,對于純電動汽車的電機控制器的研究非常重要。現有技術中的電機控制器通常采用多相并聯的逆變電路進行電機控制。因此有必要對多相并聯電路的器件的電壓應力和相間電流續流情況進行測試及改良。
現有技術中僅存在單相功率管電路進行應力測試的技術方案,根據圖5 所示,單相功率管電路包括上管M01和下管M02,負載L0并聯在上管兩端,上管M01的控制端接一負壓源,向下管M02輸入PWM控制信號,下管M02 為被測管,分別測試下管M02輸入的控制信號、兩端電壓、電流值,進行應力測試。
但是,現有的電機控制器的上管和下管的門極驅動信號是互補的,上管的輸入信號并非一直為低電平狀態,當上管的功率器件為場效應管時,現有的測試方案獲取的二極管特性不能滿足實際情況,且現有的測試方案不能反映出多相并聯功率管相與相間的電流切換情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在電機控制領域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現提供一種功率器件電應力測試系統及方法。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功率器件電應力測試系統,運用于電機控制器的多管并聯電路中,所述多管并聯電路包括多個相互并聯的功率管組及一恒壓源,所述功率管組包括一被測功率管組和至少一個控制功率管組;
所述恒壓源的負極連接第一節點,所述恒壓源的正極連接第二節點;
每個所述功率管組包括上功率管和下功率管,所述下功率管的源極連接所述第一節點,所述下功率管的漏極連接負載節點,所述上功率管的源極連接所述負載節點,所述上功率管的漏極連接第二節點;
所述控制功率管組的所述下功率管的輸入端連接一負壓源,每個所述功率管組的所述負載節點之間并聯有負載器件;
所述功率器件電應力測試系統包括:
PWM信號產生單元,分別連接所述被測功率管組的上功率管的控制端、所述被測功率管組的下功率管的控制端、每個所述控制功率管組的所述上功率管的控制端;
第一高壓隔離探頭,連接所述被測功率管組的上功率管,用于獲取所述被測功率管組的上功率管的柵極電壓;
第二高壓隔離探頭,連接所述被測功率管組的下功率管,用于獲取所述被測功率管組的下功率管的柵極電壓;
電流探頭,連接所述被測功率管組的下功率管的源極,用于獲取通過所述被測功率管組的下功率管的電流;
應力獲取單元,分別連接所述第一高壓隔離探頭和所述第二高壓隔離探頭,用于根據所述第一高壓隔離探頭探取的電壓獲取所述被測功率管組的上功率管的電壓應力,根據所述第二高壓隔離探頭探取的電壓獲取所述被測功率管組的下功率管的電壓應力;
漏感計算單元,連接所述應力獲取單元、所述電流探頭,根據所述第一高壓隔離探頭、第二高壓隔離探頭和電流探頭探取的測試數據,計算獲取系統漏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央騰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央騰汽車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651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