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大直徑盾構隧道同步注漿漿液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63901.0 | 申請日: | 2018-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42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袁大軍;韓冰宇;李興高;金大龍;王將;毛家驊;王滕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D9/06 | 分類號: | E21D9/06;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師事務所 11255 | 代理人: | 黃曉軍 |
| 地址: | 10004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直徑盾構 同步注漿漿液 隧道 沉降控制 強度增長 波美度 緩凝劑 水玻璃 體積比 重量比 泥漿 堵管 漿料 離析 配制 凝結 水泥 | ||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適用于大直徑盾構隧道同步注漿漿液,該漿液由A液和B液組成,所述A液與B液的使用量體積比為A液:B液=10:1,所述A液中各原料的重量比為水泥:水:泥漿:緩凝劑=1:0.8~1.2:0.1~0.5:0.01~0.05,所述B液是波美度為30的水玻璃,將A液和B液進行混合得到所述漿液。本發明所述漿料的配制方法簡單,漿液的質量容易控制,配料的成本較低,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漿液凝結時間較短,在15s~20s之間、早期強度增長快、后期強度大,并具有不易離析、不易堵管等優點,對大直徑盾構隧道的沉降控制效果較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盾構隧道施工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大直徑盾構隧道同步注漿漿液。
背景技術
盾構掘進過程中,由于刀盤和盾殼的外徑大于襯砌管片的外徑,在管片脫出盾尾后,管片與周圍土體之間會形成一定的建筑間隙。盾構同步注漿技術是指在管片脫出盾尾的同時,把適量注漿材料在一定壓力下壓注到盾尾空隙內,及時地充填壁后建筑間隙,從而對盾構施工引起的地層沉降形成有效地控制,而且注漿施工便捷,目前被廣泛采用。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迅速發展,盾構隧道工法應用越來越廣泛,盾構直徑也從常見的6m左右增加到10m以上。為充分發揮大直徑(10m以上)盾構的技術優點,同步注漿填充間隙、減少地表沉降至關重要,而縮短同步注漿的漿液凝結時間,較早發揮壁后注漿支護作用較為關鍵。
目前在盾構隧道施工中同步注漿漿液分為單液漿和雙液漿。單液漿施工方便、容易管理,因而現有盾構隧道同步注漿多采用單液漿。但是單液漿凝結時間長,早期強度和后期強度都較低,收縮率較高,特別是對于大直徑盾構隧道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現有的雙液漿具有相對單液漿較短的凝結時間和較高的強度,然而現有的雙液漿在施工過程中易離析、易堵管且施工復雜,不利于長距離施工。并且對于大直徑(10m)盾構在施工過程中更快的地層沉降反應速率,目前還沒有一種綜合性能優良的雙液型漿液能夠對大直徑盾構施工造成的沉降有較好的控制效果。
因此為了滿足大直徑盾構隧道沉降控制,需要有一種不易離析、不易堵管、凝結時間短且強度高的同步注漿漿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盾構隧道施工中同步注漿漿液的缺點,提供一種適用于大直徑盾構隧道同步注漿漿液,該漿液凝結時間較短(15~20s)、早期強度增長快、后期強度大,并具有不易離析、不易堵管等優點,對大直徑盾構隧道的沉降控制效果較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于大直徑盾構隧道同步注漿漿液,該漿液由A液和B液組成,所述A液與B液的使用量體積比為A液:B液=10:1,所述A液中各原料的重量比為水泥:水:泥漿:緩凝劑=1:0.8~1.2:0.1~0.5:0.01~0.05,所述B液是波美度為30的水玻璃。
優選的,所述泥漿為8%濃度的膨潤土泥漿。
優選的,所述A液中各原料的最佳重量比為水泥:水:泥漿:緩凝劑=1:0.8:0.3:0.02。
優選的,所述漿液的凝結時間在15s~20s之間,28d抗壓強度為17.9~24.5MPa。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適用于大直徑盾構隧道同步注漿漿液的制備方法,如下:
選取重量比為水泥:水:泥漿:緩凝劑=1:0.8~1.2:0.1~0.5:0.01~0.05的原料進行混合得到A液;選取波美度為30的水玻璃作為B液;將所述A液和B液混合得到所述漿液。
優選的,所述泥漿為8%濃度的膨潤土泥漿。
優選的,最佳選取重量比為水泥:水:泥漿:緩凝劑=1:0.8:0.3:0.02的原料進行混合得到A液。
優選的,制備得到的所述漿液的凝結時間在15s~20s之間,28d抗壓強度為17.9~24.5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639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