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腳部溫和護理貼膏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163469.5 | 申請日: | 2018-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63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子寅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1 | 分類號: | A61K36/81;A61K9/70;A61P17/00;A61P3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魏秀莉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腳部 貼膏 乙酸乙酯提取物 乙醇提取物 護理 綠礬 大葉桉 食用明膠 夜間使用 治療效果 研磨 甘油 倒扣草 顛茄草 凡士林 膏狀物 麻黃根 氧化鋅 蜂蠟 崗松 紅芪 腳汗 紗布 涂抹 備用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腳部溫和護理貼膏及其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如下:(1)制備癬草、大葉桉、倒扣草、崗松乙酸乙酯提取物;(2)制備顛茄草、紅芪、葫蘆蘚、麻黃根乙醇提取物;(3)將綠礬研磨備用;(4)將甘油、食用明膠、蜂蠟、氧化鋅、凡士林混合攪拌均勻,再依次加入綠礬、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攪拌均勻;(5)將制得的膏狀物涂抹在紗布上即可貼用。本發(fā)明通過貼膏的方式在夜間使用護理腳部,其成分溫和,對腳氣和腳汗的治療效果顯著。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用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腳部溫和護理貼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大多數人的腳多少都會有出汗現(xiàn)象,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雖然汗腳不是病,但如果腳很容易出汗,就要注意了,因為汗腳有可能影響健康。首先,腳汗中的有機質分解,特別是腳汗跟化纖類織物混合后,會產生一種難聞的刺激性氣味,即腳臭,其次,腳汗會在襪子和鞋子內部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潮濕環(huán)境,誘發(fā)細菌和真菌生長,導致腳氣等病癥;再次,汗腳在冬天會大大揮發(fā)足部的熱量,致使腳底溫度較底,弄不好會凍腳。腳氣是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皮膚真菌病,發(fā)病原因主要包括平時生活、足部感染淺部真菌、起居不慎導致,患者的臨床癥狀為皮膚瘙癢、局部皮疹等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同時,足癬還具有傳染性強、復發(fā)率高等特點。據有關臨床統(tǒng)計資料表明,隨著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足癬患者不斷增多,其致病原因和途徑也越來越廣。比如男性的發(fā)病率及復發(fā)率往往高于女性,主要是由于男性經常浴足,浴足過程中所用溶液如果沒有治療腳氣的作用,或者服務員的手和共用毛巾都會將病菌帶給其他人,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則很容易發(fā)生足癬;另一方面,足癬具有家族傾向,尤其是小兒群體由于機體免疫力差,皮膚細嫩,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而出現(xiàn)足癬。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發(fā)展提高和醫(yī)學研究的深入,目前臨床上治療腳氣的藥物也不斷增多,而大量的患者反映,很多足癬治療效果療效不夠理想,部分患者反映治療藥物存在較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治療過程中容易發(fā)生并發(fā)癥,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同時,患者的復發(fā)率很高。目前一般的治療的方法使用藥膏形式,但是這種藥膏的作用時間短,療效差,多復發(fā),無法根除。
發(fā)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腳部溫和護理貼膏,通過貼膏的方式在夜間使用護理腳部,其成分溫和,對腳氣和腳汗的治療效果顯著。
技術方案:一種腳部溫和護理貼膏,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制備而成:甘油10-20份、食用明膠10-20份、蜂蠟10-15份、氧化鋅2-8份、凡士林2-5份、癬草15-25份、大葉桉10-30份、倒扣草10-25份、崗松10-20份、顛茄草15-30份、紅芪20-30份、葫蘆蘚15-25份、麻黃根10-30份、綠礬2-5份。
進一步優(yōu)選的,所述的一種腳部溫和護理貼膏,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制備而成:甘油14-18份、食用明膠14-18份、蜂蠟11-14份、氧化鋅4-6份、凡士林3-4份、癬草18-22份、大葉桉15-25份、倒扣草13-20份、崗松14-18份、顛茄草20-25份、紅芪22-26份、葫蘆蘚18-22份、麻黃根15-25份、綠礬3-4份。
上述腳部溫和護理貼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癬草、大葉桉、倒扣草、崗松干燥、粉碎后,用重量份為3-7倍石油醚回流提取3次,提取溫度為60-90℃,提取時間為1-4h,提取后抽濾,棄去濾液,再用重量份為3-7倍的乙酸乙酯進行回流提取3 次,提取時間為2-4 h,抽濾,真空減壓回收乙酸乙酯,40-60℃濃縮干燥,得粉狀乙酸乙酯提取物;
(2)取顛茄草、紅芪、葫蘆蘚、麻黃根葉干燥、粉碎后,用重量份為5-10倍50-90wt%的乙醇提取3次,提取溫度為40-60℃,提取時間為1-3h,合并浸提液,真空加壓濃縮得到乙醇提取物;
(3)將綠礬研磨至100-200目備用;
(4)將甘油、食用明膠、蜂蠟、氧化鋅、凡士林在溫度為30-60℃下混合攪拌均勻,再依次加入綠礬、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攪拌均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6346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