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巖屑單點排海系統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60234.0 | 申請日: | 2018-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05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建亭;張宇凡;楊夢婕;祝奎臣;張云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21B21/00 | 分類號: | E21B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滌炯 |
| 地址: | 20000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巖屑 儲存槽 擺動管 固定管 排出 懸臂梁 單點 外管 儲存 可拆卸連接 空間利用率 閑置空間 現有裝置 占用空間 主船體 貫穿 側壁 甲板 排放 | ||
1.一種巖屑單點排海系統,應用在懸臂梁(8),所述懸臂梁(8)可移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儲存槽(1),所述第一儲存槽(1)設置在懸臂梁(8)的內部,用于儲存巖屑;
固定管(2),所述固定管(2)貫穿所述懸臂梁(8)的側壁,并與所述第一儲存槽(1)連接,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儲存槽(1)內的巖屑;
擺動管(3),所述擺動管(3)設置在所述懸臂梁(8)的外側,與所述固定管(2)連接,用于排出所述固定管(2)內的巖屑;
第二儲存槽(4),所述第二儲存槽(4)設置在甲板(9),與所述擺動管(3)連接,用于儲存所述擺動管(3)排出的巖屑;
舷外管(5),所述舷外管(5)貫穿船體,與所述第二儲存槽(4)連接,用于排出所述第二儲存槽(4)內的巖屑;
其中,所述擺動管(3)與所述固定管(2)為可拆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屑單點排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管(3)與所述固定管(2)連接處設置有固定裝置(6),用于對所述擺動管(3)與所述固定管(2)進行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屑單點排海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篩選裝置(7),所述篩選裝置(7)設置在所述懸臂梁(8)的內壁,與所述第一儲存槽(1)連接,用于對巖屑進行篩選并將篩選后的巖屑排入所述第一儲存槽(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屑單點排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管(3)與所述第二儲存槽(4)的連接處設置有限位裝置,用于限制所述擺動管(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屑單點排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儲存槽(4)為無上面板的儲存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巖屑單點排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管(3)伸入所述第二儲存槽(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巖屑單點排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儲存槽(4)的上表面設置有軌道,所述擺動管(3)設置在所述軌道上,所述擺動管(3)在所述軌道上來回移動。
8.一種巖屑單點排海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安裝所述巖屑單點排海系統;
步驟S2、泥漿循環系統產生的巖屑,排出至第一儲存槽(1);
步驟S3、所述第一儲存槽(1)內的巖屑,排出至固定管(2);
步驟S4、所述固定管(2)內的巖屑,排出至擺動管(3);
步驟S5、所述擺動管(3)內的巖屑,排出至第二儲存槽(4);
步驟S6、所述第二儲存槽(4)內的巖屑,通過舷外管(5)排出。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巖屑單點排海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中,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拆卸擺動管(3),移動懸臂梁(8)至作業位置;
步驟S12、將所述擺動管(3)與固定管(2)進行重新連接,并將所述擺動管(3)的另一端與第二儲存槽(4)進行連接;
步驟S13、將所述擺動管(3)與所述固定管(2)進行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巖屑單點排海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S6中,通過重力或沖水輔助的方式將巖屑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6023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