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交通運輸方法以及車輛的共用動力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57788.5 | 申請日: | 2018-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603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徐林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林波 |
| 主分類號: | E01C1/00 | 分類號: | E01C1/00;B66B2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島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送帶 環形閉合 共用動力 交通運輸 牽引力 獨立運行 活動連接 牽引動力 脫離裝置 上循環 鋪設 脫離 | ||
一種交通運輸方法以及車輛的共用動力系統,其特征是:將環形閉合傳送帶鋪設在路面上循環運行,為各種車輛提供牽引動力;各種車輛均可通過活動連接和脫離裝置,與這種環形閉合傳送帶連接在一起而取得牽引力;并在需要時脫離這種環形閉合傳送帶,憑借自身動力或慣性而獨立運行。
技術領域
交通運輸,特別是交通運輸方法以及車輛的共用驅動系統和設備。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幾乎所有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無論是燃料驅動、電力驅動或是混合驅動)都是各自獨立并安裝在各自車輛上的。它們所帶來的下面一系列問題至今難以有效解決:1、燃料驅動的污染問題;2、電力驅動的電池容量和壽命問題;3、笨重的動力驅動系統作為無效載荷的能源浪費問題;4、由于車輛過重的無效載荷所帶來的道路橋梁的建造和維護成本較高的問題等等。即便按照目前的技術方案和技術路線能夠最終加以解決,也會付出高昂的資金、資源和時間成本。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交通運輸方法以及車輛的共用動力系統,其特征是:將環形閉合傳送帶鋪設在路面上循環運行,為各種車輛提供牽引動力;各種車輛均可通過活動連接和脫離裝置,與這種環形閉合傳送帶連接在一起而取得牽引力;并在需要時脫離這種環形閉合傳送帶,憑借自身動力或慣性而獨立運行。
上述環形閉合傳送帶為鏈條或繩索或各種塑膠傳送帶(包括同步帶和摩擦張緊帶)。
上述環形閉合傳送帶的循環運行方式為在平面上水平循環或在立面上垂直循環。
上述各種車輛包括各種燃料動力車輛、電池動力車輛、混合動力車輛、人動力車輛或無動力車輛。
在上述環形閉合傳送帶側面,沿程間隔設有眾多的電機驅動輪(鏈輪、同步齒輪、摩擦輪)和支撐輪,它們在沿程共同驅動上述環形閉合傳送帶作循環運行。
上述各種車輛最終過渡到僅使用小容量電池動力車輛或無動力車輛。
上述環形閉合傳送帶被鋪設在城際之間的各種道路(包括鐵路)、城鎮鄉村以及園區和廠區內部的各種大街小巷上。
由于上述環形閉合傳送帶可以在上下左右方向上任意轉彎,所以當兩條或多條環形閉合傳送帶在路口交叉時,可以立交形式上下分層鋪設。而最佳方式是:多條環形閉合傳送帶在路口不交叉,而在同一平面上各自獨立運行;讓車輛憑借自身動力或慣性在各個環形閉合傳送帶之間實現“換乘”。
可將上述環形閉合傳送帶設置在路面的凹槽內,以便路人或車輛跨越。
各種車輛上的活動連接和脫離裝置,可設置在其車盤底部,并通過升降而與鋪設在路面上的環形閉合傳送帶的凸出(如軸頭)或凹陷(如孔洞)部分活動連接。
上述各種車輛可通過人工智能駕駛實現與環形閉合傳送帶的活動連接或脫離。
上述環形閉合傳送帶可連續恒速運行或連續變速運行或間歇運行,以適應各種車輛與其連接或脫離,并提高運行安全和效率。
上述各種車輛上應各自帶有轉向系統和剎車系統。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1、可從根本上解決交通污染問題和電動車輛續航問題;2、可極大地減輕車輛的無效載荷,從而節省能源浪費并降低道路橋梁的建造維護費用;3、及大地降低各種車輛的制造和維修成本;4、更方便用于建筑、園區、廠房等小區域內的人員物資運輸;5、更方便用于坡度較大的山地運輸。
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車輛的共用動力系統可首先用于建筑、園區、廠房等小區域內的人員物資運輸,待設計、制造、安裝和使用成熟后再用于人行道和街巷,最后用于城鎮主要道路、城際道路和山路。
上述車輛的共用動力系統還應包括其排污養護系統,以防止其被卡死并提高其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林波,未經徐林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5778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