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管樁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57025.0 | 申請日: | 2018-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309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徐浩然;唐達昆;余棚;盧繼忠;熊曉暉;帥青燕;漆玉祥;汪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38 | 分類號: | E02D5/38;E02D5/54;E02D5/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張海洋 |
| 地址: | 430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錨桿 鋼管 鋼管樁 碎石地層 中空鋼管 混凝土連接 組合式鋼管 安全性能 傳統鋼管 鋼管連接 有效解決 沉樁 錨固 混凝土 并用 施工 保證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鋼管樁,包括鋼管和至少一根錨桿,所述鋼管為中空鋼管,所述至少一根錨桿設置于所述中空鋼管的內部,使用時,所述鋼管與所述至少一根錨桿均被打入地面,所述至少一根錨桿被打入地面的深度大于所述鋼管被打入地面的深度,所述至少一根錨桿與所述鋼管通過混凝土連接。該鋼管樁施工簡便,只需將錨桿打入到碎石地層中相應的深度,并用混凝土將錨桿和鋼管連接,就可有效解決傳統鋼管樁在碎石地層中沉樁困難,難以達到設計深度的難題,保證了組合式鋼管樁與碎石地層之間錨固牢靠,進而保障鋼管樁結構的安全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鋼管樁。
背景技術
在臨時工程施工中,一般選擇鋼管樁作為主要的豎向受力支撐構件,鋼管樁施工方便快捷,與鉆孔灌注樁施工相比工期較短,成本較低,施工工序較少,且對環境的的污染性也較低,并且作為臨時結構的支撐構件,也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和較強的穩定性,能滿足臨時工程的需要。因此,在臨時工程的下部結構施工過程中普遍采用鋼管樁作為支撐構件。
為保證臨時結構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穩定,對鋼管樁的入土深度具有一定的要求,在普通的軟黏土地基中,鋼管樁沉樁較容易,達到承載力較高的土層后,可以保證臨時結構的安全穩定。
在臨時結構施工過程中,會經常遇到碎石地層,傳統鋼管樁沉樁較困難,有時鋼管樁的入土深度無法達到設計要求,在各種水平荷載作用下,其錨固力不足,穩定性難以滿足施工需要,從而影響臨時結構的安全性能。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管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鋼管樁,包括鋼管和至少一根錨桿,所述鋼管為中空鋼管,所述至少一根錨桿設置于所述中空鋼管的內部,使用時,所述鋼管與所述至少一根錨桿均被打入地面,所述至少一根錨桿被打入地面的深度大于所述鋼管被打入地面的深度,所述至少一根錨桿與所述鋼管通過混凝土連接。
將錨桿打入到碎石地層中相應的深度,其施工速度快,通過使用混凝土與外套的鋼管連接組成一個整體可有效的提高鋼管樁的穩定性,滿足施工需要,保證鋼管樁結構的安全性能。
進一步的,所述至少一根錨桿的數量為一根,該錨桿位于所述鋼管的中心位置。
在普通的軟黏土地基中,鋼管達到預計的入土深度較容易,可以保證臨時結構的安全穩定,但對于在臨時結構施工過程中,會經常遇到碎石地層,有時鋼管的入土深度無法達到設計要求,在各種水平荷載作用下,其錨固力不足,穩定性難以滿足施工需要,從而影響臨時結構的安全性能。而所述錨桿與鋼管相比較,可以達到預期的入土深度,保障鋼管樁使用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所述錨桿位于鋼管的中心位置使該鋼管樁的結構更加平穩,為運行的車輛或處于鋼管樁上的物體提供更安全的鋼管樁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至少一根錨桿包括第一錨桿、第二錨桿、第三錨桿、第四錨桿,所述第一錨桿、所述第二錨桿、所述第三錨桿分別設置在正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并分布在所述鋼管的內部,所述第四錨桿位于所述鋼管的中心位置。
所述三根錨桿分布在正三角形的頂點并且還有一根分布在鋼管中心位置,其可以在各種水平荷載的作用下受力均勻,提供穩定可靠地鋼管樁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至少一根錨桿包括第五錨桿、第六錨桿、第七錨桿、第八錨桿、第九錨桿,所述第五錨桿、第六錨桿、第七錨桿、第八錨桿分別設置在正方形的四個頂點上并分布在所述鋼管的內部,所述第九錨桿位于所述鋼管的中心位置。
所述四根錨桿分布在正四邊形的頂點并且還有一根分布在鋼管中心位置,其可以在各種水平荷載的作用下受力均勻,比起正三角形能夠提供更加穩定可靠地鋼管樁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570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