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灸粉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56580.1 | 申請日: | 2018-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570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素云;楊秦梅;王明航;梁國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6 | 分類號: | A61K36/8966;A61K9/14;A61P11/00;A61K35/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劉猛;趙青朵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阻塞 疾病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灸粉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以紅參、仙鶴草為君藥;川貝母、紫蘇子、炒葶藶子、白芥子為臣藥,輔助君藥增強疏導、化瘀之郁結,通暢肺氣而收止咳化痰之功;以補骨脂、檀香、橘紅、赤芍、公丁香、肉桂、麝香為佐藥;使以陳艾精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共奏清肺止咳、化痰平喘之效,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進行治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灸粉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以持續存在的呼吸道癥狀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常見疾病,通常與有毒顆粒或氣體的顯著暴露引起的氣道和(或)肺泡異常有關。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預后不良,最終死于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臟病,是全球第四位主要死因,預計2020年將成為全球第三位主要死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對癥治療的化學藥物包括:治療藥物包括支氣管舒張劑(β2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藥及茶堿類藥物)、激素、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劑和其他藥物(黏液溶解劑、抗氧化劑、免疫調節劑和疫苗等)。非藥物治療包括氧療、通氣支持、康復治療和外科治療等,但由于化學藥物特別是激素副作用較大,不宜長期服用。而市場上針對治療慢性阻塞性疾病的中藥湯劑服用不便,味苦,降低了病人的依從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灸粉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使得所述灸粉能夠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顯著的療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灸粉,包括紅參、仙鶴草,川貝母、紫蘇子、炒葶藶子、白芥子、補骨脂、檀香、橘紅、赤芍、公丁香、肉桂、麝香、陳艾和維藥瘤果黑種草子揮發油。
本發明所述灸粉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外用中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中醫學的“咳嗽”、“喘病”、“肺脹”等范疇。肺臟感邪,遷延失治,痰瘀稽留,損傷正氣,肺、脾、腎虛損,正虛衛外不固,外邪易反復侵襲,誘使本病發作,其病理變化為本虛標實。急性加重期以實為主,為痰(痰熱、痰濁)阻或痰瘀互阻,常兼氣虛或氣陰兩虛;穩定期以虛為主,多表現為氣(陽)、陰虛損以氣(陽)為主,肺脾腎虛損以肺腎為要,常兼痰瘀。本發明依據君臣佐使原則,從眾多中藥中挑選出紅參、仙鶴草,川貝母、紫蘇子、炒葶藶子、白芥子、補骨脂、檀香、橘紅、赤芍、公丁香、肉桂、麝香、陳艾多種中藥組成復方,各藥在肺脾氣虛咳嗽相關的穴位的痛激點上敷用,協同起效,治療肺脾氣虛咳嗽。
其中,紅參味甘、微苦,性溫。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功效。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仙鶴草又名脫力草或石打穿,是一味常用止血藥,兼有強心作用。具有收斂止血,解毒療瘡,殺蟲,澀汗,止咳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血痢、瘧疾、消渴病多汗、傷力咳嗽等癥,外治滴蟲性陰道炎、癤瘡癰腫、痔瘡等癥。
炒葶藶子具有瀉肺降氣,祛痰平喘,利水消腫,泄熱逐邪之功效。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癰,水腫,胸腹積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之喘腫。亦治癰疽惡瘡,瘰疬結核。
白芥子入手太陰經,具有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化痰逐飲,散結消腫功效。主治咳喘痰多,胸滿脅痛,肢體麻木,關節腫痛,濕痰流注,陰疽腫毒,乳癰,乳癌,乳腺疼痛,結核,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痹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
補骨脂味苦、辛,性溫。歸腎、脾經。具有補腎壯陽,具有固精縮尿,溫脾止瀉,納氣平喘之效。主治腎虛陽痿,腰膝酸軟冷痛,腎虛遺精,遺尿,尿頻等。
檀香味辛,性溫,無毒。入脾、胃、肺經。具有理氣,和胃功效。主治心腹疼痛,噎膈嘔吐,胸膈不舒。
橘紅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具有散寒,燥濕,利氣,消痰功效。用于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565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