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離心抽風單側進風頂出風橫流式冷卻塔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53101.0 | 申請日: | 2018-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83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賀頌鈞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覽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C1/00 | 分類號: | F28C1/00;F28C1/10;F28F25/08;F28F25/02;F28F2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塔體 填料組件 出風口 進風口 布水裝置 抽風 橫流式冷卻塔 離心式風機 側進風 頂出風 體內 空氣流通 體內空氣 通風管道 側壁 出風 地坑 連通 噴灑 回收 流通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離心抽風單側進風頂出風橫流式冷卻塔,包括有塔體、離心式風機、填料組件以及布水裝置;所述塔體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在塔體內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形成空氣流通的路徑,塔體的進風口設置于塔體之單側的側壁上,塔體的出風口設置于塔體的頂部;所述離心式風機的位于塔體出風口處,與塔體的進風口連通;所述填料組件設置于塔體內并位于塔體內空氣流通的路徑上;所述布水裝置設置于塔體內并位于填料組件的上方,布水裝置與填料組件之間形成噴灑區。本發明不僅可以對熱水進行降溫回收,而且可以應用于類似通風管道、地坑之類的需要頂部出風的場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冷卻塔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離心抽風單側進風頂出風橫流式冷卻塔。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工業及城市化發展,用水量迅猛增長與水資源相對匱乏的矛盾以及換熱過程產生的排放污水及霧氣對于環境保護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采用各種類型的冷卻塔及冷卻技術是實現節水減排降噪環保的一個發展方向。
冷卻塔是通過水與空氣接觸以進行熱交換并產生蒸汽,產生的蒸汽從出風口排出,從而降低塔內空氣溫度,以達到散去工業產生的預熱來降低水溫的裝置。傳統的冷卻塔傳動部分采用軸流風機,軸流式風機通常用在流量要求較高而壓力要求較低的場合,特別適合安裝在地面或樓面比較寬廣的區域。現有冷卻塔因受進風口及出風口位置的限制,通常放置于地坑上或建筑物通風不好的裙樓上,因為冷卻塔進出風不通順,會造成冷卻塔的冷卻不下來,如果為了保證冷卻塔冷卻能力而增大冷卻塔有效面積或者增大電機,又會造成不同程度噪聲污染,給附近居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往往要花費很大的代價去進行消音處理。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離心抽風單側進風頂出風橫流式冷卻塔,其能有效解決現有冷卻塔不利于安裝在管道或地坑的場合以及帶來很大噪聲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離心抽風單側進風頂出風橫流式冷卻塔,包括有塔體、離心式風機、填料組件以及布水裝置;
所述塔體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在塔體內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形成空氣流通的路徑,塔體的進風口設置于塔體之單側的側壁上,塔體的出風口設置于塔體的頂部;
所述離心式風機的位于塔體出風口處,與塔體的進風口連通;
所述填料組件設置于塔體內并位于塔體內空氣流通的路徑上;
所述布水裝置設置于塔體內并位于填料組件的上方,布水裝置與填料組件之間形成噴灑區。
優選的,所述塔體的進風口設置于塔體的單側的側壁上,塔體的出風口設置于塔體的頂部,形成單側進風頂出風的氣流。
優選的,所述離心式風機是靠風機葉輪產生的離心力來做功的風機。
優選的,所述塔體底部設置有與收水器連通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設置有出水閥。
優選的,所述塔體內設置有水位檢測器,所述塔體底部設置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上設置有滿水閥,所述水位檢測器與所述滿水閥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塔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設置有排污閥。
優選的,所述填料組件包括層疊的多個填料片,各填料片具有多個相互銜接的凹部和凸部;各填料片表面均具有布紋狀細紋且在填料片表面開有多個入水口;相鄰兩個填料片之間的其中一個填料片的凹部和另外一個填料片的凸部位置對應并分別圍合成多個通風腔,該通風腔的兩端分別被配置為進風端和出風端,該進風端與側進口位置對應,出風端與側出口位置對應。
優選的,所述填料組件的通風腔形成蜂窩狀結構。
優選的,所述填料片由阻燃型聚氯乙烯制作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覽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覽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531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