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息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系統及方法和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50890.2 | 申請日: | 2018-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62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角谷直哉;山內久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N1/32 | 分類號: | H04N1/32;H04N1/44;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遲軍;李艷麗 |
| 地址: | 日本國東京都***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息處理裝置 圖像形成裝置 存儲介質 公共密鑰 簽名請求 外部裝置 證書發布 發布請求 請求結果 請求生成 響應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信息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系統及方法和存儲介質。本發明涉及一種信息處理裝置,所述信息處理裝置根據證書發布請求生成公共密鑰對,基于所述公共密鑰對生成證書簽名請求并且將所述證書簽名請求傳送到外部裝置。所述信息處理裝置從外部裝置獲得作為對所述發布請求的響應的電子證書和電子證書發布請求結果,并且設置所述獲得的電子證書的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系統及方法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在與外部服務器通信時,連接到網絡(諸如,辦公網絡)的個人計算機(PC)和個人擁有的移動終端使用公共密鑰證書(例如,數字證書)進行安全通信和認證。
近年來,多功能外圍設備不僅簡單地打印和傳送圖像,而且還具有通過將圖像數據存儲在多功能外圍設備中來向PC提供文件存儲服務的功能。因此,多功能外圍設備起到了與網絡上存在的其他服務器設備類似的信息處理裝置的作用。在網絡上使用這些信息處理裝置時,為了維持安全可靠的辦公環境,需要基于使用電子證書(即數字證書)的認證來通信。一般來說,通過利用基于使用此種電子證書的公共密鑰基礎設施(PKI,public keyinfrastructure)的技術實現了較安全的網絡識別和認證(參見RFC3647:InternetX.509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Certificate Polity and Certificate PracticesFramework)。
例如,如果信息處理裝置為客戶端,則可通過獲得來自服務器的服務器公共密鑰證書及用于發布服務器公共密鑰證書的認證機構(Certificate Authority(CA))證書來驗證服務器的可靠性。并且,通過將客戶端(例如信息處理裝置)的客戶端公共密鑰證書提供給服務器,服務器能夠驗證客戶端的可靠性。另外,如果信息處理裝置充當服務器,則信息處理裝置的服務器公共密鑰證書可被分配給要連接的客戶端,以使客戶端可驗證作為服務器的信息處理裝置的可靠性。以此方式,電子證書已被用作信息處理裝置在網絡通信/環境中進行認證/驗證和識別的重要工具。例如,SSL、TLS、IEEE802.1X和IPSEC均為在上述基于安全通信的電子證書中使用的一些通信協議。
傳統上,由于電子證書需要存儲/保存在信息處理裝置中,因此認證機構已發布的電子證書由信息處理裝置的用戶手動存儲在信息處理裝置的存儲器中。該存儲方法通過從發布電子證書的認證機構下載電子證書、從外部存儲器(諸如,USB存儲器)復制電子證書或將經由電子郵件接收到的電子證書復制到存儲器中的預定文件夾中來進行。
根據通信的實際執行,可以針對每一個信息處理裝置使用不同的電子證書。例如,在針對通信應用IEEE802.1X等時,通常針對每一個信息處理裝置分別存儲電子證書用以執行客戶端認證。并且,電子證書具有有效期限(即,在一段時間或日期/時間之后用于認證/驗證的電子證書不再有效/不可用),在有效期限到期時,使用該電子證書的通信將被禁用。因此,需要在有效期限到期時或者(最好馬上)到期之前更新存儲在設備(諸如信息處理裝置)中的電子證書。此外,在要使用電子證書時,需要手動地設置要針對各信息處理裝置使用的要與各通信應用(諸如TLS或IEEE802.1X等)對應使用的電子證書。
然而,在存在很多個處理/需要電子證書的信息處理裝置的情況下,如果用戶必須手動地對各信息處理裝置添加、更新并設置各電子證書,將對用戶帶來繁重的工作量/負擔并且將耗費大量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旨在消除上述傳統技術問題,或至少降低上述傳統技術問題帶來的不利影響。
本發明的特征是提供易于在信息處理裝置中添加和更新電子證書的技術/機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能株式會社,未經佳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508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