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坐席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49198.8 | 申請日: | 2018-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283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長尾裕;中根正伸;中山務 | 申請(專利權)人: | 小糸電工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N2/90 | 分類號: | B60N2/90;B60N2/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霍玉娟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坐席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以較輕的力使可動部移動的坐席裝置。通過對操作桿(10)的旋轉操作而使得旋轉軸(11)旋轉。利用該旋轉軸(11)的旋轉力對腿托(5)進行驅動。第一齒輪(12)與旋轉軸(11)聯動。第一卡止部(13)卡止于第一齒輪(12)而與對操作桿(10)的旋轉操作相應地使第一齒輪(12)旋轉。第一齒輪(12)以及第一卡止部(13)是棘輪構造,若朝一個方向對操作桿(10)進行旋轉操作,則第一卡止部(13)卡止于第一齒輪(12)而使得旋轉軸(11)朝一個方向旋轉,若朝另一方向對操作桿(10)進行旋轉操作,則第一卡止部(13)未卡止于第一齒輪(12)而不會使旋轉軸(11)旋轉。
本申請要求享有于2017年2月13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2017-024205以及于2017年2月13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2017-024206的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工具的旅客用座椅等坐席裝置。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作為上述坐席裝置,使用在展開位置與收納位置之間旋轉自如的腿托(可動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如下坐席裝置:將操作桿的操作力傳遞至腿托而進行該腿托的展開、收納。
但是,為了減輕操作桿,需要在操作桿與腿托之間設置腿托的驅動量小于操作桿的操作量的傳動機構。但是,在專利文獻1的坐席裝置中,使操作桿僅向一個方向旋轉而對腿托進行驅動。由于操作桿的旋轉范圍有限,因此,存在無法充分減輕操作桿的第一問題。
具備斜倚機構的坐席裝置設置為從靠背傾倒的斜倚位置向靠背立起的豎立位置移動自如。另外,還考慮到了與靠背的傾倒聯動地使座部向前方滑動的坐席裝置。
為了使座部以上述方式滑動而考慮到了如下結構(專利文獻1)。以隔著靠背以及座部的左右側的方式配置底架側部。在底架側部形成有沿著前后方向的引導槽,從座部突出的引導銷插入于引導槽。由此,引導銷沿引導槽移動而使得座部相對于底架側部沿前后方向移動自如。
但是,為了維護而需要使座部的前端向上方升起。然而,在上述結構中,為了使座部升起而需要從座部將引導銷拆下,從而存在維護操作繁瑣的第二問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946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是鑒于以上背景而完成的,其第一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以較輕的力使可動部運動的坐席裝置。
另外,本發明是鑒于以上背景而完成的,其第二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簡單地使座部升起的坐席裝置。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法
作為為了解決上述第一問題而完成的本發明的第一方式的坐席裝置具備:操作部,對該操作部進行旋轉操作;旋轉軸,通過對上述操作部的旋轉操作而使得該旋轉軸旋轉;以及可動部,利用上述旋轉軸的旋轉力對該可動部進行驅動,上述坐席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將上述操作部的旋轉力向上述旋轉軸傳遞的傳動機構,上述傳動機構將上述操作部朝一個方向的旋轉力向上述旋轉軸傳遞,而上述操作部朝另一方向的旋轉力不會向上述旋轉軸傳遞。
在第一方式的基礎上,本發明的第二方式的坐席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傳動機構是棘輪構造,該棘輪構造包括:第一齒輪,當該第一齒輪旋轉時使得上述旋轉軸聯動地旋轉;以及第一卡止部,該第一卡止部與上述操作部聯動,當上述操作部朝一個方向旋轉時,該第一卡止部卡止于上述第一齒輪而使得上述第一齒輪朝一個方向旋轉,當上述操作部朝另一方向旋轉時,該第一卡止部未卡止于上述第一齒輪而未使得上述第一齒輪朝另一方向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小糸電工株式會社,未經小糸電工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91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能通過按鈕或拉繩控制翻轉的頭枕結構
- 下一篇:一種加熱扶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