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模型表面特征混合自適應切片的五軸聯動3D打印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47789.1 | 申請日: | 2018-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125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海光;柳迪;胡慶夕;何嵐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64/386 | 分類號: | B29C64/386;B33Y5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陸聰明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模型 表面 特征 混合 自適應 切片 聯動 打印 方法 | ||
1.一種基于模型表面特征混合自適應切片的五軸聯動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第一步: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建立制件三維模型,并以STL格式存儲數據文件;
第二步:將模型置于空間直角坐標系下,根據五軸聯動3D打印機的特點,增加繞X軸旋轉的A軸,即打印平臺擺動軸,以及繞Z軸旋轉的C軸,即打印平臺旋轉軸;
第三步:利用STL文件中各三角面片的法向量與Z軸正方向之間的夾角,識別制件模型的頂面、底面與側面;(修改為:利用STL文件中各三角面片的外法向量與Z軸正方向之間的夾角進行聚類,根據自定義角度將制件模型的三角面片分為頂面、底面與側面三類;)
第四步:判斷底面和頂面是否連續,若底面不連續但與底面沿Z方向所對應的頂面連續則視為一部分,若底面不連續且與底面沿Z方向所對應的頂面同樣不連續,則利用相鄰兩底面的側面將模型分割,并確定整體模型打印順序和各部分模型打印方向;
第五步:將各部分模型再依據其表面特征和其預設表面分層厚度、層數分為平面打印的平坦區和空間打印的特征區;
第六步:將平坦區用垂直于Z軸的平面切片,按照預設尖角高度值自適應切片厚度,獲取作為平坦區的路徑G代碼,同時判斷是否需要支撐,若需要支撐則獲取支撐的路徑G代碼;所述第六步中自適應切片的具體方法為:
每層切片之間的夾角,即β定義為:β=cos-1(h/t);
其中h:尖角高度,t:層厚;在β給定條件下,根據h的值,調節每層切片的厚度t;
第七步:將特征區表面按預設厚度進行三角面片偏移切片,提取三角面片的法向量信息作為A軸轉向角度,并用一組平行于YOZ面的平面與三角面片相交,平面間隔與預設表面分層厚度相等,生成特征區路徑G代碼;所述第七步中的三角面片偏移切片的具體方法為:
在空間中要做偏移的三角面片的一個頂點定義為:
其中三角面片的法向量;偏移點在笛卡爾坐標系的參考矢量;d0:常數;
因為三角面片的頂點由三個具有不同法線方向的平面相交唯一表示,除需偏移的三角面片外,共用此偏移頂點的另兩個平面的法向量為有d1、d2為常數;
當時,沿三角面片法線向量反方向平移距離t,t即為層厚,有:
建立矩陣[N]=[N0 N1 N2]T、[D]=[d0-t d1-t d2-t]T、[V]為坐標向量矩陣,有:[N][V]=[D];
解得:[V]=[N]-1[D],即能夠確定一個偏移點,每三個偏移點形成新的偏移層三角面片;
第八步:將平坦區、支撐、特征區路徑G代碼組合排序,導入五軸聯動3D打印機主控板中,實現打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表面特征混合自適應切片的五軸聯動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增加打印機平臺A軸和C軸的五軸聯動3D打印機能夠實現噴頭沿成型表面的切向方向運動,其擠出壓力在成型表面的法線方向上,并且減少支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表面特征混合自適應切片的五軸聯動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的模型劃分的具體方法為,夾角角度區分頂面:0°~45°;側面:45°~135°;底面:135°~1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778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在增材制造過程中實時監控零件形狀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液晶高分子材料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