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傳輸方式確定方法及裝置,存儲介質和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47324.6 | 申請日: | 2018-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669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5 |
| 發明(設計)人: | 汪夢珍;陳琳;盧有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40 | 分類號: | H04W4/40;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518057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輸 方式 確定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電子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傳輸方式確定方法及裝置,存儲介質和電子裝置;其中,該方法包括:獲取用于確定傳輸方式的信息;其中,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終端來自上層或應用層的第一業務的業務屬性信息,第一終端的接入層信息,基站為第一終端配置的傳輸參數信息,鄰近服務的第二終端的能力信息;根據所述信息確定所述傳輸方式。通過本發明,解決了相關技術中系統中存在不同能力或者不同類型的UE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進行通訊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傳輸方式確定方法及裝置,存儲介質和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車聯網是指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交互標準,在車-X(X:車、行人、路邊設備及互聯網等)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換的大系統網絡。通過車聯網通信可以使車輛獲得行駛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以及獲得便利或娛樂信息。從無線通信的對象來分類,車聯網通信包括三種不同類型:車輛與車輛之間通信(Vehicle-to-Vehicle,簡稱為V2V),車輛與路邊設備/網絡基礎設施之間通信(Vehicle-to-Infrastructure/Vehicle-to-Network,簡稱V2I/V2N),以及車輛與行人之間通信(Vehicle-to-Pedestrian,簡稱V2P),統稱為V2X通信。
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組織的基于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簡稱LTE)的V2X通信研究中,基于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簡稱為UE)之間的直通/旁鏈鏈路(Sidelink)的V2X通信方法是V2X標準實現的方式之一,即業務數據不經過基站和核心網的轉發,直接由源用戶設備通過空口傳輸給目標用戶設備,圖1是相關技術中的V2X直通/旁鏈通訊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這種V2X通信方式簡稱PC5-based V2X通信或V2X sidelink通信。
隨著技術進步與自動化產業發展,V2X通信場景進一步延伸且有更高的性能需求。3GPP第二階段V2X研究(R15 V2X)進一步擴展并補充R14 V2X并與R14 V2X通信后向兼容以支持更高性能需求的V2X業務。R15 V2X UE可以與R14 V2X UE在同一資源池共存并進一步支持PC5載波聚合、64QAM、發送分集等性能。當系統中同時存在R14V2X UEs與R15 V2X UEs或UE能力存在差異時,需要考慮如何更有效地進行V2X sidelink通信。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傳輸方式確定方法及裝置,存儲介質和電子裝置,以至少解決相關技術中系統中存在不同能力或者不同類型的UE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進行通訊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傳輸方式確定方法,包括:獲取用于確定傳輸方式的信息;其中,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終端來自上層或應用層的第一業務的業務屬性信息,第一終端的接入層信息,基站為第一終端配置的傳輸參數信息,鄰近服務的第二終端的能力信息;根據所述信息確定所述傳輸方式。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傳輸方式確定裝置,包括: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用于確定傳輸方式的信息;其中,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終端來自上層或應用層的第一業務的業務屬性信息,第一終端的接入層信息,基站為第一終端配置的傳輸參數信息,鄰近服務的第二終端的能力信息;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信息確定所述傳輸方式。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中存儲有計算機程序,其中,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設置為運行時執行上述任一項方法實施例中的步驟。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裝置,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被設置為運行所述計算機程序以執行上述任一項方法實施例中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732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無線網絡及樹莓派節點的農業物聯網傳感器通信方法
- 下一篇:通信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