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后防撞梁總成及汽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47311.9 | 申請日: | 2018-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574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周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鈴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34 | 分類號: | B60R19/34;B60R19/48;B60D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后防撞梁 外板 內板 吸能盒 汽車 安裝板 第一端 螺紋管 兩端開口 使用功能 相對設置 長條形 拖車鉤 車鉤 防撞 腔內 | ||
1.一種汽車后防撞梁總成,包括后防撞梁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外板呈兩端開口的長條形,所述后防撞梁外板的截面呈U字形,所述后防撞梁外板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設有一后防撞梁內板、一后防撞梁吸能盒和一后防撞梁安裝板,所述后防撞梁內板安裝在所述后防撞梁外板的U形型腔內,所述后防撞梁內板安裝在所述后防撞梁外板和所述后防撞梁吸能盒之間,所述后防撞梁吸能盒安裝在所述后防撞梁安裝板和所述后防撞梁內板之間,所述第二端設有一拖車鉤螺紋管,所述拖車鉤螺紋管分別與所述后防撞梁外板和位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后防撞梁內板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后防撞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內板包括內板主體部、沿所述內板主體部的兩端垂直延伸出的支撐部、以及沿所述支撐部背向所述內板主體部的一端垂直延伸出的焊接邊,所述焊接邊與所述后防撞梁外板連接,所述內板主體部與所述后防撞梁吸能盒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后防撞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設有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內板主體部設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對應,所述拖車鉤螺紋管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后防撞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吸能盒包括后防撞梁吸能盒上板和后防撞梁吸能盒下板,所述后防撞梁吸能盒上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后防撞梁安裝板和所述后防撞梁內板連接,且所述后防撞梁吸能盒下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后防撞梁安裝板和所述后防撞梁內板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后防撞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安裝板包括安裝主板部和沿所述安裝主板部的一側彎曲延伸出的側翻邊,所述側翻邊和所述安裝主板部均與所述后防撞梁吸能盒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后防撞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側翻邊和所述安裝主板部分別通過燒焊與所述后防撞梁吸能盒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后防撞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主板部上設有若干個起筋和若干個第二減重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后防撞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外板上開設若干個第一減重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后防撞梁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車鉤螺紋管通過燒焊與所述后防撞梁外板和位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后防撞梁內板連接,所述后防撞梁安裝板通過燒焊與所述后防撞梁吸能盒連接。
10.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9任意一項所述的汽車后防撞梁總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鈴控股有限公司,未經江鈴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7311.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防撞緩沖裝置
- 下一篇:一種碰撞檢測電路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