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象要素變化對臺風影響評估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44897.3 | 申請日: | 2018-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807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宿興濤;魏強;張志標;許麗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應用氣象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Q50/26 | 分類號: | 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象要素 臺風 背景場 場數據 評估技術 臺風影響 演變過程 人工影響天氣 定量評估 分析模式 工程應用 技術支撐 模擬試驗 評估問題 人工影響 試驗提供 輸出結果 數值模式 資料提取 可用 敏感 評估 替代 | ||
1.一種氣象要素變化對臺風影響評估技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獲取臺風發展演變過程的背景場資料;
(2)從背景場資料提取關注的氣象要素場數據;
(3)根據需求對氣象要素場數據進行修改;
(4)利用修改后的氣象要素場數據替代修改前的氣象要素場數據,形成修改后的、新的背景場資料;
(5)利用數值模式開展基于原背景場資料和修改后的背景場資料的臺風模擬試驗;
(6)分析模式輸出結果,定量評估氣象要素場的變化對臺風強度和路徑的影響。采用24小時、48小時、72小時等強度變化量和路徑偏移量作為評估指標,具體為:
24小時強度變化量為
式中,ΔI24為24小時強度變化量;N=24/ΔT;i=1,2,L,N;ΔT為背景場資料的間隔時間長度(一般為3小時或6小時);分別為采用修改后和修改前的背景場資料模擬得到的第i個時刻的臺風強度;
24小時路徑偏移量為
式中,ΔS24為24小時路徑偏移量;分別為采用修改后和修改前的背景場資料模擬得到的第i個時刻的臺風位置;為兩點間的距離;
48小時強度變化量和路徑偏移量的計算時間為第25~第48小時;72小時、96小時等強度變化量和路徑偏移量的計算依此類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象要素變化對臺風影響評估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景場資料包括NCEP再分析資料、ERA再分析資料、JRA再分析資料以及可驅動數值模式運行的其他氣象資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象要素變化對臺風影響評估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數值模式包括所有可進行臺風過程模擬的天氣或氣候模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象要素變化對臺風影響評估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示臺風強度的指標包括臺風近中心最低氣壓或臺風近中心最大風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象要素變化對臺風影響評估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風路徑為臺風近中心最低氣壓位置演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應用氣象研究所,未經北京應用氣象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489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