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柔性驅動型雙向旋轉機器人關節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44540.5 | 申請日: | 2018-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404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英想;唐心田;陳維山;劉軍考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17/00 | 分類號: | B25J17/00;B25J17/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張金珠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驅動 雙向 旋轉 機器人 關節 | ||
本發明一種柔性驅動型雙向旋轉機器人關節,涉及柔性驅動器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柔性驅動器不能產生旋轉運動的問題。本發明的柔性旋轉驅動器包括繞線槽輪、2根人工肌肉、轉軸和定子;所述2根人工肌肉按相反方向纏繞在繞線槽輪上,每根所述人工肌肉一端固定在繞線槽輪上,另一端固定在定子上,所述繞線槽輪安裝在轉軸上且與轉軸固定連接,所述轉軸安裝在定子上的安裝孔內且與定子轉動連接。本發明通過將纖維卷繞型人工肌肉與旋轉機構結合,實現了柔性旋轉驅動器;與傳統柔性驅動器相比,本發明可產生旋轉運動;與傳統剛性旋轉驅動器相比,本發明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功率密度高、輸出柔性大,可用于柔性機器人的驅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柔性驅動型雙向旋轉機器人關節,屬于柔性驅動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柔性驅動器一直以來都是機器人領域的重要分支,由于傳統剛性驅動器體積、重量大,動作剛度高,在一些應用上存在某些局限性。柔性驅動器具有靈活性高、容易變形等特點,易于布置在柔性機器人或狹小的結構中,又因其具有很強的動作柔順性,易于實現機器人、環境和人的安全交互,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常見的柔性驅動器包括電活性聚合物、形狀記憶合金、離子聚合物金屬復合材料等。這些柔性驅動器價格昂貴,輸出力與位移有限且只能輸出直線或彎曲變形,不能產生旋轉運動,難以滿足柔性機器人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柔性驅動器不能產生旋轉運動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柔性驅動型雙向旋轉機器人關節,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柔性驅動型雙向旋轉機器人關節,包括繞線槽輪1、2根人工肌肉2、轉軸3和定子4;所述2根人工肌肉2按相反方向纏繞在繞線槽輪1上,每根所述人工肌肉2一端固定在繞線槽輪1上,另一端固定在定子4上,所述繞線槽輪1安裝在轉軸3上且與轉軸3固定連接,所述轉軸3安裝在定子4上的安裝孔內且與定子4轉動連接。
進一步限定,所述繞線槽輪1上開有螺旋狀的凹槽。
進一步限定,所述2根人工肌肉2均纏繞在繞線槽輪1的凹槽中。
進一步限定,所述繞線槽輪1表面涂有隔熱涂層。
進一步限定,所述2根人工肌肉2均為聚合物纖維和金屬絲共同卷繞形成的螺旋結構的條狀纖維。
進一步限定,當對人工肌肉2中的金屬絲通電,使人工肌肉2溫度升高時,所述人工肌肉2長度縮短。
進一步限定,所述2根人工肌肉2的變形獨立可控。
進一步限定,所述轉軸3在所述定子4的限制下可繞自身軸線做旋轉運動而不能沿軸線運動。
進一步限定,所述定子4底部留有安裝孔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將纖維卷繞型人工肌肉與旋轉機構結合,實現了柔性旋轉驅動,通過增加人工肌肉在繞線槽輪上纏繞的圈數,可實現大角度旋轉驅動;與傳統柔性驅動器相比,本發明可產生旋轉運動;與傳統剛性旋轉驅動器相比,本發明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功率密度高、輸出柔性大,可用于柔性機器人的驅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有一種柔性驅動型雙向旋轉機器人關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人工肌肉在繞線槽輪上纏繞方式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所述人工肌肉的結構形式及其變形狀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所述人工肌肉帶動繞線槽輪旋轉的原理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所述柔性旋轉驅動器旋轉運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不受實施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45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輔助承托機構的機械手吸盤
- 下一篇:一種機械臂的肘關節及其動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