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埃博拉病毒VP40蛋白單克隆抗體A2G7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43433.0 | 申請日: | 2018-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847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姚航平;余東山;李蘭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16/10 | 分類號: | C07K16/10;C12N5/20;G01N33/577;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埃博拉 病毒 vp40 蛋白 單克隆抗體 a2g7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埃博拉病毒VP40蛋白單克隆抗體A2G7及其應用。該單克隆抗體亞型為IgG1、κ型,能與ZEBOV?VP40蛋白N端抗原肽特異性結合,發揮抗病毒效應;產生該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是由免疫的BALB/C小鼠脾淋巴細胞和小鼠骨髓瘤細胞SP2/0經融合、篩選、克隆和傳代流程篩選后獲得的雜交瘤細胞,能穩定分泌A2G7,抗體的重鏈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輕鏈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A2G7具備拮抗扎伊爾型埃博拉病毒樣顆粒的抗病毒效應,可以其它單抗聯合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涉及抗扎伊爾型埃博拉病毒VP40蛋白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應用,是利用細胞工程、抗體工程技術,獲得分泌抗VP40蛋白的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系,通過同品系的小鼠誘導腹水,制備抗VP40蛋白的單克隆抗體A2G7,鑒定為IgG1、κ型,通過基因測序明確抗體的序列,再通過親和純化、電泳、免疫、基因工程等技術實現對該抗體的應用。
背景技術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致死性出血熱。1976年,埃博拉病毒首次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舊稱扎伊爾)發現,后陸續在中非地區小規模爆發,截止2013年,共造成2387人發病,死亡1310例,病死率54.9%。2014年埃博拉病毒再次爆發,以扎伊爾型埃博拉病毒為主要毒株,席卷西非,并跨越大洲,美國、英國、西班牙相繼發生埃博拉病例。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共報告28712例病例(含確診及可疑病例),死亡11372例,死亡率39.6%。盡管自西非疫情以來,針對埃博拉病毒快速診斷、抗病毒藥物、疫苗等研究等方面已經取得很大進展,但目前國際上仍沒有特異的治療手段和可供臨床推廣應用的疫苗。埃博拉病毒病已經成為國際性重大傳染病,研究抗埃博拉病毒治療對人類的安全至關重要。
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GP及VP40蛋白在埃博拉病毒病的致病機制中擔任重要作用,GP蛋白與病毒入侵、胞膜融合密切相關,VP40蛋白在促進膜融合,維持病毒顆粒完整性,協助病毒出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GP及VP40蛋白是研究藥物、疫苗等的重要靶點。目前,有多種埃博拉病毒GP及VP40單克隆抗體得到鑒定,但多數用于快速診斷,僅有數個GP單克隆抗體在靈長類動物模型上驗證了抗病毒效應,譬如,GP單克隆抗體mAb114; 2個GP單克隆抗體的聯合抗體MIL77E;3個GP單克隆抗體的聯合:MB-003, ZMab 和 ZMappTM。當前,僅ZMappTM 正在開展I/II期臨床試驗。但是具備抗埃博拉病毒效應的VP40單克隆抗體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埃博拉病毒VP40蛋白單克隆抗體A2G7及其應用。
一種抗埃博拉病毒VP40蛋白單克隆抗體A2G7,該單克隆抗體亞型為IgG1、κ型,能與ZEBOV-VP40蛋白N端抗原肽特異性結合,發揮抗病毒效應;
產生該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是由免疫的BALB/C小鼠脾淋巴細胞和小鼠骨髓瘤細胞SP2/0經融合、篩選、克隆和傳代流程篩選后獲得的雜交瘤細胞,能穩定分泌A2G7,抗體的重鏈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輕鏈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一種所述的單克隆抗體A2G7的制備方法,通過以下步驟獲得:
(1)小鼠免疫:選擇6周齡的BALB/C雄性小鼠,以針對ZEBOV-VP40蛋白N端的特異的抗原肽15肽 ARSNSTIARGGNSNC ,SEQ ID No.3,對小鼠進行免疫,總共免疫3次,第1次免疫予100μg抗原肽加佐劑混勻后予小鼠大腿內側肌肉注射免疫,第21天時,同等劑量抗原肽及佐劑混合物免疫第2次,第35天時,同等劑量抗原肽及佐劑混合物免疫第3次;第38天處理小鼠,用于融合實驗;
(2)小鼠骨髓瘤細胞的培養:培養小鼠骨髓瘤細胞SP2/0并使其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用于雜交瘤細胞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34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