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加熱不燃燒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42550.5 | 申請日: | 2018-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025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徐善水;郭飛;楊江濤;楊立新;曹萼;余永恒;楊二果;趙榮艷;王超;王云龍;姜亞洲;余四軍;金紅;陳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4F40/46 | 分類號: | A24F40/46;A24F40/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進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王賽 |
| 地址: | 246445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熱 燃燒 裝置 | ||
1.一種加熱不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熱組件、第二加熱組件、氣體混合單元和控制組件,所述第一加熱組件包括液態物質霧化倉,用于使液態物質霧化形成氣體;所述第二加熱組件包括固態物質分解倉,用于使固態物質分解產生氣體;所述氣體混合單元用于將所述液態物質霧化倉中形成的氣體及所述固態物質分解倉中的固態物質分解產生的氣體進行混合;所述氣體混合單元包括渦形結構,所述渦形結構用于使所述液態物質霧化倉及所述固態物質分解倉中產生的氣體均勻混合;所述控制組件與所述第一加熱組件及所述第二加熱組件電連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熱組件或所述第二加熱組件獨立工作或控制所述第一加熱組件與所述第二加組件同時工作;
所述第一加熱組件還包括第一通氣管,所述第一通氣管從所述液態物質霧化倉的內部延伸至所述氣體混合單元,并與所述渦形結構連通;
所述第二加熱組件還包括第二通氣管,所述第二通氣管從所述固態物質分解倉的內部延伸至所述氣體混合單元,并與所述渦形結構連通;
所述渦形結構包括柱狀殼體及螺旋式葉片,所述螺旋式葉片內置于所述柱狀殼體,且所述螺旋式葉片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側邊與所述柱狀殼體固定連接,所述螺旋式葉片的長度方向呈螺旋線狀延伸,從所述柱狀殼體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不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熱組件還包括可更替的第一加熱源,所述第一加熱源用于加熱所述液態物質霧化倉中的液態物質,使所述液態物質霧化。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不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熱組件還包括可更替的第二加熱源,所述第二加熱源用于加熱所述固態物質分解倉中的固體物質,使所述固體物質發生熱分解產生氣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不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葉片的寬度為0.8-1.8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不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葉片的螺距為0.3-0.5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不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熱組件與所述第二加熱組件端對端相鄰設置,且所述氣體混合單元與所述第一加熱組件或所述第二加熱組件端對端相鄰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加熱不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濾嘴組件,所述濾嘴組件與所述氣體混合單元連接,用于對經過所述氣體混合單元通向所述濾嘴組件的氣體進行過濾。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加熱不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嘴組件包括濾嘴殼、濾嘴芯和濾嘴蓋,所述濾嘴芯可拆卸地內置于所述濾嘴殼中,所述濾嘴蓋可拆卸地蓋置于所述濾嘴殼。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不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熱組件的工作溫度或所述第二加熱組件的工作溫度能夠獨立控制。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不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隔熱層,所述第一隔熱層圍繞所述第一加熱組件及第二加熱組件設置。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不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態物質分解倉與所述液態物質霧化倉端對端相鄰設置,且所述固體物質分解倉的端面與所述液態物質霧化倉的端面之間設置有第二隔熱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255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