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卡車駕駛室傾斜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142461.0 | 申請日: | 2018-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622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汪涵;武立勝;方梅;張愛東;江昊;吳林;王慶生;郭忠蕊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9/00 | 分類號: | G01C9/00;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11252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放;尚世浩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駕駛室 三維坐標系 原點 卡車駕駛室 中心位置處 駕駛室頂 傾斜檢測 正投影 左端 判斷標準 前端距離 前輪軸心 正面視圖 頂面 匹配 側(cè)面 統(tǒng)一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卡車駕駛室傾斜檢測方法,包括:建立駕駛室正投影;建立三維坐標系,將三維坐標系分別匹配到駕駛室正投影;正面視圖中,三維坐標系原點位于駕駛室底邊的中心位置處,以駕駛室底邊左端距離Y軸的距離為A1,右端距離Y軸的距離為A2,|A1?A2|小于等于第一標準值為合格;側(cè)面視圖中,三維坐標系原點位于駕駛室下方的前輪軸心處,以駕駛室底邊前端距離X軸的距離為B1,后端距離X軸的距離為B2,|B1?B2|小于等于第二標準值為合格;在頂面視圖中,三維坐標系原點位于駕駛室頂邊的中心位置處,以駕駛室頂面左端距離X軸的距離為C1,右端距離所述X軸的距離為C2,|C1?C2|小于等于第三標準值為合格。該操作方法簡單,判斷標準統(tǒng)一明確。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卡車駕駛室傾斜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卡車極易出現(xiàn)駕駛室歪斜問題且歪斜形式多樣,主要表現(xiàn)為駕駛室裝配后左右兩邊離地高度不同、左右不對稱或扭曲(俗稱“甩尾”)等。同時駕駛室歪斜問題的原因復雜,主要是由于駕駛室左右重量分布不均、駕駛室支撐機構本身原理造成的左右受力不均、各相關系統(tǒng)零部件制造誤差、相關零部件裝配誤差等綜合導致。駕駛室歪斜不僅影響美觀,還會降低車輛使用的方便性、可靠性、安全性,加重生產(chǎn)線裝調(diào)負擔以及售后服務成本,影響客戶使用感受。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卡車駕駛室傾斜檢測方法,具有簡單的操作方法,和統(tǒng)一的判斷標準。
本發(fā)明的卡車駕駛室傾斜檢測方法,包括:建立駕駛室正投影,分別包括正面視圖、側(cè)面視圖和頂面視圖;建立三維坐標系,以卡車高度方向為Z軸,以所述卡車的車身長度方向為X軸,以所述卡車寬度方向為Y軸,將所述三維坐標系分別匹配到所述駕駛室正投影;在所述正面視圖中,所述三維坐標系原點位于所述駕駛室底邊的中心位置處,并且,以所述駕駛室底邊左端距離所述Y軸的距離為A1,右端距離所述Y軸的距離為A2,當|A1-A2|小于等于第一標準值為合格;在所述側(cè)面視圖中,所述三維坐標系原點位于所述駕駛室下方的前輪軸心處,并且,以所述駕駛室底邊前端距離所述X軸的距離為B1,后端距離所述X軸的距離為B2,當|B1-B2|小于等于第二標準值為合格;在所述頂面視圖中,所述三維坐標系原點位于所述駕駛室頂邊的中心位置處,并且,以所述駕駛室頂面左端距離所述X軸的距離為C1,右端距離所述X軸的距離為C2,當|C1-C2|小于等于第三標準值為合格。
如上所述的卡車駕駛室傾斜檢測方法,其中,當|A1-A2|大于所述第一標準值時,進行正面三步檢測,包括:檢測左右輪胎及其壓縮形變量;檢測左右板簧及其壓縮形變量;檢測所述駕駛室左右支撐膠墊及其變形量。
如上所述的卡車駕駛室傾斜檢測方法,其中,當|B1-B2|大于所述第二標準值時,進行側(cè)面檢測,包括:檢測所述駕駛室前后支撐高度。
如上所述的卡車駕駛室傾斜檢測方法,其中,當|C1-C2|大于所述第三標準值時,進行頂面檢測,包括:檢測車架精度;檢測所述駕駛室前、后、左、右支座的糾偏量;檢測所述駕駛室后支撐的傾斜量。
如上所述的卡車駕駛室傾斜檢測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標準值為15mm;所述第二標準值為15mm;所述第三標準值為5mm。
本發(fā)明的卡車駕駛室傾斜檢測方法將復雜的駕駛室歪斜分解為三維空間內(nèi)分別繞X、Y、Z軸三個旋轉(zhuǎn)方向上的三個單一歪斜形式。將駕駛室歪斜按以上方法進行分解后,即可倒推出駕駛室在哪些方向上存在受力不均,之后可根據(jù)駕駛室受力方向?qū)治鲈摲较蛏系牧悴考到y(tǒng),查找導致歪斜的原因所在。該操作方法簡單,判斷標準統(tǒng)一明確。
附圖說明
圖1為匹配三維坐標系的正面視圖;
圖2為匹配三維坐標系的側(cè)面視圖;
圖3為匹配三維坐標系的頂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2461.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