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工混凝土隱蔽缺陷檢測的模型試驗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41615.4 | 申請日: | 2018-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693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清;曾永軍;劉方文;蔡加興;劉潤澤;胡雨新;熊永紅;劉斌;李文忠;陸二男;劉征宇;李張明;陳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地球物理探測(武漢)有限公司;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1/36;G01N33/38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損檢測 水工混凝土 模型試驗裝置 缺陷檢測 混凝土 工程建設質量檢測 隱蔽 不同條件 檢測技術 缺陷跟蹤 儀器設備 有效檢測 資料處理 成長期 齡期 逐塊 病害 圖譜 篩選 測試 試驗 研究 | ||
1.一種水工混凝土隱蔽缺陷檢測的模型試驗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水工混凝土載體,所述水工混凝土載體中埋設有模擬架空、蜂窩、離析、冷縫或裂縫的缺陷模型單元中的至少一個或多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工混凝土隱蔽缺陷檢測的模型試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工混凝土載體同時埋設有模擬架空、蜂窩、離析、冷縫和裂縫中的至少兩種缺陷模型單元。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工混凝土隱蔽缺陷檢測的模型試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工混凝土載體內還埋設有鋼管和注水管,鋼管模擬風鉆孔,注水管延伸至缺陷模型單元,向模擬架空的缺陷模型單元提供注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工混凝土隱蔽缺陷檢測的模型試驗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工混凝土載體由下列組分混合制備而成:骨料、水泥和砂,其配合比與待檢測的水工混凝土一致。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水工混凝土隱蔽缺陷檢測的模型試驗裝置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確定待模擬的缺陷模型單元類型、數量、埋深與位置;
確定水工混凝土載體的入倉溫度和澆筑溫度,放樣立模,在指定位置制備對應的缺陷模型單元;
按照設定的溫度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初凝后進行養護和通水冷卻。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模擬架空的缺陷模型單元的制備過程包括:
在指定位置采用澆干性混凝土,利用振搗或有意識地將分離的大骨料集中,或振搗,在預留的孔洞內回填凈骨料。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模擬蜂窩的缺陷模型單元的制備過程為:在指定位置減少振搗時間,使混凝土中水分和氣泡不能充分排出,等混凝土干燥后自然形成蜂窩。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模擬離析的缺陷模型單元的制備過程為:在指定位置進行過振,使粗骨料過度沉降分離而造成離析。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模擬裂縫的缺陷模型單元的制備過程為:水工混凝土載體至少包括兩層坯,預留一塊混凝土不澆,待已澆混凝土初凝后拆模,再澆第二坯料子,在第一坯料子與第二坯料子澆的混凝土之間形成裂縫。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模擬冷縫的缺陷模型單元的制備過程為:分成兩次澆筑混凝土,且間隔一段時間,使第二次澆筑在第一次混凝土初凝后進行而形成冷縫。
11.基于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水工混凝土隱蔽缺陷檢測的模型試驗裝置的檢測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在水工混凝土載體上布設測線,并進行測點的編號;
利用無損測試方法對水工混凝土載體進行水工混凝土無損檢測,記錄檢測結果;對混凝土表面上進行不同凝期、不同條件下的觀測,篩選有效數據,建立測試結果與缺陷的對應關系。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是:無損測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地質雷達法、垂直聲波反射法、脈沖回波法、聲波法或超聲橫波反射法。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垂直聲波反射法進行測試時,在模擬架空和/或離析的缺陷模型單元內設有夾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地球物理探測(武漢)有限公司;山東大學,未經長江地球物理探測(武漢)有限公司;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161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涂料涂抹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電阻式在線水分儀的采樣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