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水再生回用處理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41237.X | 申請日: | 2018-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288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明(設計)人: | 曹英;湯良順;鮑俊;程維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2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李永聯 |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綜合廢水 綜合調節池 氣浮裝置 去除 沉淀 生化系統 反應器 廢水 除鎳 廢水再生回用 處理系統 有機物 重金屬離子廢水 無機物 高分子有機物 沖擊負荷 廢水處理 綠化灌溉 企業環保 汽車制造 水量變化 系統穩定 達標 回收水 鎳離子 漂浮物 可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水再生回用處理系統及方法,用于處理汽車制造產生的廢水,系統包括有除鎳反應器、綜合調節池、沉淀氣浮裝置以及SBR生化系統;除鎳反應器與綜合調節池連接;綜合調節池和沉淀氣浮裝置連接;沉淀氣浮裝置和SBR生化系統;除鎳反應器用于去除廢水中的鎳離子;綜合調節池用于收集綜合廢水,并去除綜合廢水中的有機物;綜合廢水包括含重金屬離子廢水、含無機物廢水以及高分子有機物廢水;沉淀氣浮裝置用于去除綜合廢水中的沉淀物和漂浮物;SBR生化系統用于去除綜合廢水中的有機物;本采用上述方案,廢水處理達標穩定可靠,有效規避水量變化大、沖擊負荷大對系統穩定達標產生的影響,回收水可用于綠化灌溉,提高企業環保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保護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廢水再生回用處理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整車制造廢水處理的對象主要包括酸、堿、乳化油脂、表面活性劑、磷酸鹽、重金屬離子、氨氮、油漆或樹脂漆等有機物。廢水按照所產生的源生產工序,被稱作脫脂廢水、表調廢水、磷化廢水、電泳廢水、噴漆廢水等;因廢水水量大、含有一類污染物鎳離子和大量的磷酸鹽而備受關注。
其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新型的、穩定的、難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另一方面,由于汽車整車制造企業主要為涂裝廢水,涂裝廢水排放規律比較復雜,導致水質、水量呈現非常大的變化,沖擊處理負荷影響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廢水再生回用處理系統及方法,其解決了現有汽車制造廢水污染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種廢水再生回用處理系統,用于處理汽車制造產生的廢水,包括有除鎳反應器、綜合調節池、沉淀氣浮裝置以及SBR生化系統;除鎳反應器與綜合調節池連接;綜合調節池和沉淀氣浮裝置連接;沉淀氣浮裝置和SBR生化系統;其中;除鎳反應器用于去除廢水中的鎳離子;綜合調節池用于收集綜合廢水,并去除綜合廢水中的有機物;綜合廢水包括含重金屬離子廢水、含無機物廢水以及高分子有機物廢水;沉淀氣浮裝置用于去除綜合廢水中的沉淀物和漂浮物;SBR生化系統用于去除綜合廢水中的有機物。
進一步地,還包括有隔油池和高濃度廢液池;隔油池和高濃度廢液池分別和綜合調節池連接;隔油池用于隔離廢水中的漂浮性油;高濃度廢液池用于收集電泳廢水、油漆廢水、脫脂廢液以及磷化廢水并混合,通過加入Ca(OH)2沉淀處理。
進一步地,沉淀氣浮裝置用于去除綜合廢水中的沉淀物和漂浮物包括在沉淀氣浮裝置中加入Ca(OH)2調整pH至8至12,并加入PAM;高濃度廢液池中加入Ca(OH)2,在堿性條件下進行沉淀處理。
進一步地,還包括有深度處理系統;深度處理系統包括有BAF中間池、砂濾裝置和超濾裝置;BAF中間池入水口和SBR生化系統連接,其出水口和砂濾裝置連接;超濾裝置和砂濾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有再生清水池和混合裝置;混合裝置設置于沉淀氣浮裝置和SBR生化系統之間;再生清水池與超濾裝置連接;再生清水池與超濾裝置之間設有消毒裝置。
進一步地,還包括有生活污水系統;生活污水系統包括有人工格柵和調節池提升裝置;人工格柵設置于調節池提升裝置的入水口;調節池提升裝置與混合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有加藥系統;加藥系統分別與除鎳反應器和沉淀氣浮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有濃縮回收系統;濃縮回收系統包括有污泥濃縮裝置;污泥濃縮裝置分別與除鎳反應器和沉淀氣浮裝置連接。
相應地,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廢水再生回用處理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廢水再生回用處理系統;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含鎳廢水單獨流入除鎳反應器中加入除鎳劑、重捕劑以及PH調節劑去除鎳離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12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