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地下管線建模的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41041.0 | 申請日: | 2018-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457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31 |
| 發明(設計)人: | 黃磊;俞蔚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科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羅滿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管線 建模 實測數據 中心點坐標 標準模型 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地下管線模型 建模設備 相似度 預設 申請 變形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對地下管線建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據地下管線實測數據選擇對應的標準模型,并對所述標準模型進行拆分得到單體;根據所述地下管線實測數據對所述單體執行變形操作,以使所述單體與所述地下管線實測數據對應部位的相似度大于預設值,并確定所有所述單體的中心點坐標;根據所述中心點坐標對所有所述單體進行組合得到地下管線模型。本方法能夠實現自動、高效地對地下管線進行建模操作。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對地下管線建模的系統、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及一種建模設備,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三維建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對地下管線建模的方法、系統及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對城市建筑的高精度三維仿真,主要通過人工建模。通過純手動的操作,將城市三維模型一棟一棟的構勾勒出來。建模所需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是高昂的。而在地下管線的三維建模中,也面臨了這樣的問題。地下管線的附屬物(如地下井室)種類繁多,就地下井室來說,外形各異,從地表來看僅僅只是規則的井蓋,或圓或方,但是實際深入地下,井室的形狀則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修筑,形狀十分的不規則。
城市的地下井室數量眾多,一個面積70平方公里城市的地下,通常分布著8萬個井室附屬物。如果對這些井室附屬物建模,采用人工的方式,則會面臨以下的問題:
建模工序繁瑣:每個井室大小不一致,外形不一致,紋理也可能不一樣。單個模型要經過建模、大小調配、紋理修改。才算完成,并且模型之間復用率低。
建模費時:基于繁瑣的工藝,建模費時,效率低。
不夠經濟:地下管井并沒有地表建筑那么好的觀賞性,但是人工成本高,利潤低。
建模精度無法保證:地下管井體量比較小,部件的尺寸精細到厘米級別。大批量的人工操作很難保證數據精度。
因此,如何實現自動、高效地對地下管線進行建模操作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地下管線建模的方法、系統、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及一種建模設備,能夠實現自動、高效地對地下管線進行建模操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對地下管線建模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根據地下管線實測數據選擇對應的標準模型,并對所述標準模型進行拆分得到單體;其中,所述單體為單個且獨立的空間幾何體;
根據所述地下管線實測數據對所述單體執行變形操作,以使所述單體與所述地下管線實測數據對應部位的相似度大于預設值,并確定所有所述單體的中心點坐標;
根據所述中心點坐標對所有所述單體進行組合得到地下管線模型。
可選的,在得到地下管線模型之后,還包括:
對所述地下管線模型進行優化操作,以便減小所述地下管線模型的數據大小。
可選的,對所述地下管線模型進行優化操作包括:
調整所述地下管線模型的坐標,以使所述地下管線模型的空間位置達到與所述地下管線實測數據相對應的位置;
和或,將所述地下管線模型中同紋理的模型節點的頂點坐標、紋理索引和法線索引進行合并操作,以便減小地下管線模型的編組對象數量。
可選的,對所述標準模型進行拆分得到單體包括:
根據預設規則對所述標準模型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拆分得到所述單體。
可選的,在對所述標準模型進行拆分得到單體之后,還包括:
為所述單體綁定與所述地下管線實測數據相對應的紋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科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科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10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