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藥材地黃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39348.7 | 申請日: | 2018-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406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崔溪 | 申請(專利權)人: | 崔溪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64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黃 中藥材 種植 綜合防治病蟲害 田間管理 適時播種 適時收獲 選種 留種 移栽 整地 施肥 培育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材地黃的種植方法,屬于中藥材培育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材地黃的種植方法,包括留種與選種、選地與整地、適時播種、移栽、施肥、田間管理、綜合防治病蟲害以及適時收獲。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材地黃的種植方法,設計科學合理,成本低,產量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材地黃的種植方法,屬于中藥材培育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地黃,玄參科地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30厘米,根莖肉質,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莖紫紅色。直徑可達5.5厘米,葉片卵形至長橢圓形,葉脈在上面凹陷,花在莖頂部略排列成總狀花序,花冠外紫紅色,內黃紫色,藥室矩圓形,蒴果卵形至長卵形,花果期4-7月。
而目前關于地黃的人工栽培方法,其一般投入大,產量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材地黃的種植方法,其設計科學合理,成本低,產量高。
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材地黃的種植方法,包括留種與選種、選地與整地、適時播種、移栽、施肥、田間管理、綜合防治病蟲害以及適時收獲,包括以下步驟:
①留種與選種:挑株型高大,分枝較少,健壯無病蟲害的地黃株,收集種子并進行下一代繁育,依據上述方法除去劣株,通過該方法進行多代培育,得到地黃種子;
②選地與整地: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中性或微堿性的砂質壤土;
③播種:栽種時在壟或畦上開溝,溝距33cm,每隔15-20cm,放種栽一節,覆土3-4cm,壓實表土后澆水;每壟種2行,每畦3-4行;
④移栽:陰雨天補苗,栽后1月勻苗,每穴留1株健苗,封行前,淺薅2-3次,并鏟去陸續生出的多余苗;
⑤施肥:在地黃生長過程中共施5次肥,分別為基肥、苗肥、稈肥以及根基肥,每畝共施肥50-60kg,所施肥料是由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而成;
⑥田間管理:當苗高1-2cm時,揭去蓋草,揭草后搭棚或插枝遮蔭。育苗期間結合除草進行間苗,去弱留強,保持株距1cm,苗子生長到末期進行追肥;
⑦防治病蟲害:發病切初期用倍量式波爾多液噴霧防治斑枯病;發生期可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防治蟲害病;
⑧適時收獲:刨根時在畦子一側挖50-60cm的深溝,順溝刨收,刨出后去掉泥土,曬干六到七成,捆成小捆,再進行晾曬。
步驟②中,每公頃施基肥300~450千克,把基肥撒均勻后再翻耕一次,耙細整平作畦,備播種用。
步驟③中,每公頃播種量18~25千克。
步驟⑥中,追肥種類為人畜糞水或餅肥。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述的方法簡單,且地黃產量高,畝產量達600~800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其并不限制本發明的實施。
實施例1
所述的中藥材地黃的種植方法,包括留種與選種、選地與整地、適時播種、移栽、施肥、田間管理、綜合防治病蟲害以及適時收獲,包括以下步驟:
①留種與選種:挑株型高大,分枝較少,健壯無病蟲害的地黃株,收集種子并進行下一代繁育,依據上述方法除去劣株,通過該方法進行多代培育,得到地黃種子;
②選地與整地: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中性或微堿性的砂質壤土;每公頃施基肥300千克,把基肥撒均勻后再翻耕一次,耙細整平作畦,備播種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崔溪,未經崔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393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中藥材三七的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阻控中藥黃連鎘污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