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藥材三七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39346.8 | 申請日: | 2018-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40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崔溪 | 申請(專利權)人: | 崔溪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64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藥材 種植 綜合防治病蟲害 適時播種 適時收獲 田間管理 選種 留種 移栽 整地 施肥 培育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材三七的種植方法,屬于中藥材培育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材三七的種植方法,包括留種與選種、選地與整地、適時播種、移栽、施肥、田間管理、綜合防治病蟲害以及適時收獲。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材三七的種植方法,設計科學合理,成本低,產量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材三七的種植方法,屬于中藥材培育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三七,又名田七,為傘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中藥材三七是以其根部作為藥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腫痛。
而目前關于三七的人工栽培方法,其一般投入大,產量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材三七的種植方法,其設計科學合理,成本低,產量高。
本發明所述的中藥材三七的種植方法,包括留種與選種、選地與整地、適時播種、移栽、施肥、田間管理、綜合防治病蟲害以及適時收獲,包括以下步驟:
①留種與選種:每年10-11月,選3—4年生植株所結的飽蔭成熟變紅果實,摘下,放入竹篩,搓去果皮,洗凈,晾干表面水分,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種10分鐘消毒處理,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三七種子隨采隨播或采用層積處理保存;
②選地與整地:選排水方便、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土或砂壤土;
③播種:種子相距3-4cm,覆細土0.7-1cm,播后畦面蓋草,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
④移栽:選擇頂端芽頭飽滿、大小均勻、根群發達、尾部圓大的當年育的三七苗,挖取該三七苗后移栽至步驟②中所述的畦中,移栽的行距為25cm、株距為18cm,移栽完畢后為三七苗澆水;
⑤施肥:在三七生長過程中共施5次肥,分別為基肥、苗肥、稈肥以及根基肥,每畝共施肥50-60kg,所施肥料是由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而成;
⑥田間管理:出苗初期在畦面上撒施草木灰2-3次,每次每1hm2 375-750kg,4-5月每月追施糞灰混合肥1次,每1hm2 7500-1500kg,3-4年生的三七,在6-8月孕蕾開花期應追施混合肥2-3次,每1hm2 1500-22500kg,另進行追肥;
⑦防治病蟲害:噴波美0.2度石硫合劑或粉寧1000倍液防治黃銹病;噴1:1:200波爾多液或代森鋅800-1000倍液防治炭疽病;噴波美0.1-0.2度石硫合劑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白灰病;
⑧適時收獲:刨根時在畦子一側挖50-60cm的深溝,順溝刨收,刨出后去掉泥土,曬干六到七成,捆成小捆,再進行晾曬。
步驟②中,每公頃施基肥300~450千克,把基肥撒均勻后再翻耕一次,耙細整平作畦,備播種用。
步驟③中,每公頃播種量18~25千克。
步驟⑥中,追肥種類為人糞尿或碳酸銨。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述的方法簡單,且三七產量高,畝產量達600~800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其并不限制本發明的實施。
實施例1
所述的中藥材三七的種植方法,包括留種與選種、選地與整地、適時播種、移栽、施肥、田間管理、綜合防治病蟲害以及適時收獲,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崔溪,未經崔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393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產水稻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中藥材地黃的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