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線束的楊氏模量自動測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35827.1 | 申請日: | 2018-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033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泉;周遠暢;王僑;黃紅艷;張明;尚玉玲;黃健;柳皓凱;郝子寧;邵永安;胡宇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華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楊雪梅 |
| 地址: | 541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楊氏模量 自動 測試 裝置 | ||
1.線束的楊氏模量自動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軸向拉力機構,所述軸向拉力機構包括機架和第一絲杠,機架包括上蓋板,及上蓋板底面設有與底面垂直的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任意兩條支柱下部連接有第一光杠和第二光杠,第一光杠第二光杠在同一水平面且平行,上蓋板底面設有第一軸承支架和第二軸承支架,第一絲杠一端穿過第一軸承支架,另一端與第二軸承支架固接,與第一光杠和第二光杠的同側端頭連接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同一側面上設有第一步進電機,第一步進電機上設有第一同步輪,第一絲杠穿過第一軸承支架的一端設有第二同步輪,第一同步輪和第二同步輪通過第一同步帶連接,第二支柱上設有超聲波測距傳感器;
線束夾持機構,所述線束夾持機構包括第一線束夾持單元和第二線束夾持單元,第一線束夾持單元包括平行的上橫梁和下橫梁,上橫梁和下橫梁之間設有與上橫梁垂直的第一支梁和第二支梁,第一支梁和第二支梁之間設有與第一支梁平行的第二絲杠,第二絲杠的一端連接上橫梁,另一端穿過下橫梁,第二支梁和第二絲杠之間設有與第二絲杠垂直的上夾持塊和下夾持塊,第一支梁和第二支梁同一側壁設有步進電機架,步進電機架同時與下橫梁固接,步進電機架上設有第二步進電機,第二步進電機上設有第三同步輪,第二絲杠穿過下橫梁的一端設有第四同步輪,第三同步輪和第四同步輪通過第二同步帶連接,上橫梁上設有接近傳感器,第一支梁上設有光電傳感器,下橫梁上設有壓力傳感器與下夾持塊連接,第二線束夾持單元的結構與第一線束夾持單元結構一致;
第一線束夾持單元的上橫梁和第二線束夾持單元的上橫梁與第一絲杠滑動連接,第一線束夾持單元的下橫梁和第二線束夾持單元的下橫梁與第一光杠和第二光杠滑動連接,且第一線束夾持單元的第二支梁與第二線束夾持單元第一支梁相對;
第三支柱與第四支柱之間設有第一支架,第二線束夾持單元的第一支梁和第二支梁之間設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之間固接有拉力傳感器;
上蓋板底面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位于第一軸承支架兩側,并與第一絲杠平行,且呈燕尾形狀;
上橫梁上設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呈燕尾形狀,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適配;
上橫梁設有螺紋通孔,螺紋通孔與第一絲杠適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絲杠穿過第一軸承支架的一端設有第一深溝球軸承,另一端設有第二深溝球軸承,第一深溝球軸承嵌入第一軸承支架內,第二深溝球軸承嵌入第二軸承支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遠離上蓋板的一端套有防滑膠套。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絲杠的長度大于上蓋板長邊的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3582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