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支持實時任務處理的物聯網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34013.6 | 申請日: | 2018-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661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文敢;李長濱;王棟;鄭強;原中亮;沈利軍;蘇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先見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W4/38;H04L29/06;H04W12/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東路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集數據 物聯網網關 傳感器 移動終端 直連 傳感器網絡 物聯網系統 任務處理 發送 傳感器組成 服務器接收 傳感器層 任務指令 實時獲取 數據回傳 直連路徑 網絡 回傳 輕量 匯聚 傳輸 安全 保證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支持實時任務處理的物聯網系統,包括:所述多個傳感器組成傳感器層,每個所述傳感器將采集數據并發送至所述傳感器網絡,所述傳感器網絡對來自每個所述傳感器的采集數據進行匯聚和回傳,進而傳輸至所述物聯網網關,將所述采集數據和發送至所述數據回傳網絡,所述服務器接收來自每個所述傳感器的采集數據,并對采集數據進行處理;所述移動終端與所述物聯網網關建立直連連接,所述移動終端發起實時任務指令,通過與所述物聯網網關的直連網絡實時獲取傳感器的工作狀態和采集數據。本發明在移動終端與物聯網網關之間建立快速直連網絡,以執行實時但是輕量的任務。通過雙重的保護機制,保證了直連路徑的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聯網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支持實時任務處理的物聯網系統。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現有的基于物聯網的監控系統包括以下組件:
(1)傳感器層,負責數據的采集;
(2)傳感器網絡層,負責傳感器數據的匯聚與回傳;
(3)云端處理層,負責采集數據的處理;
(4)終端顯示層,負責數據的處理結果顯示。
在終端顯示層,移動終端(例如手機)以其便利性以及一定的計算能力,迅速成為一種主流的顯示、管理終端。利用移動終端實現隨時隨地遠程監控/管理成為一種主流的設計。
但是,在現有方案中,由于傳感器與網關之間的網絡延時,數據回傳的網絡延時,結果顯示的網絡延時,使得從終端側發起的實時任務處理成為巨大的問題。這個問題限制了很多應用,比如在設備的實時點檢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決所述技術缺陷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支持實時任務處理的物聯網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支持實時任務處理的物聯網系統,包括:服務器、數據回傳網絡、物聯網網關、傳感器網絡、多個傳感器和移動終端,其中,
所述多個傳感器組成傳感器層,每個所述傳感器將采集數據并發送至所述傳感器網絡,
所述傳感器網絡對來自每個所述傳感器的采集數據進行匯聚和回傳,其中,所述傳感器網絡進一步與物聯網網關連通,所述數據物聯網網關與所述數據回傳網絡連通,所述數據回傳網絡與所述服務器連通,進而將采集數據傳輸至所述物聯網網關,并將所述采集數據發送至所述數據回傳網絡;
所述服務器通過所述數據回傳網絡接收來自每個所述傳感器的采集數據,并對采集數據進行處理,并將所述處理結果發送到通過核心網連接的移動終端進行顯示;
所述移動終端與所述物聯網網關建立直連連接,并通過無線接入核心網與所述數據回傳網絡連通,所述移動終端通過所述無線接入核心網和所述數據回傳網絡連接至所述服務器,由所述服務器對所述移動終端進行認證,并在認證后使能所述移動終端與所述物聯網網關的快速直連功能,所述移動終端發起實時任務指令,通過與所述物聯網網關的直連網絡實時獲取傳感器的工作狀態和采集數據;
所述物聯網網關至少支持以下網絡端口接入:
(1)所述物聯網網關與所述傳感器網絡連通,支持數字傳感器和/或模擬傳感器的接入,其中,所述數字傳感器網絡物理層通過數字傳感器網絡端口采集數據,經過報文解析和收發,發送至報文轉發模塊進行報文的轉發;所述模擬傳感器網絡物理層通過模擬傳感器網絡端口采集數據,經過數據采集和成包,發送至所述報文轉發模塊進行報文的轉發;
(2)所述物聯網網關與所述數據回傳網絡連通,通過回傳網絡物理層,將數據回傳網絡的報文接收到報文轉發模塊,或者將報文轉發模塊的報文發送到數據回傳網絡,對于來自服務器的網關控制報文,物聯網網關會予以終結,并且執行相應的任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先見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先見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340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