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苯酰亞胺結構的高溫自交聯阻燃抑煙抗熔滴共聚酯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32079.1 | 申請日: | 2018-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590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忠;劉博文;陳力;郭德明;劉曉鋒;龍家偉;羅曦;丁曉敏;史小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G63/685 | 分類號: | C08G63/685;C08G63/7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梁周霆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亞胺 結構 高溫 交聯 阻燃 抑煙抗熔滴共 聚酯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基于苯酰亞胺結構的高溫自交聯阻燃抑煙抗熔滴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聚酯由下述Ⅰ、Ⅱ、Ⅲ或Ⅰ、Ⅱ、Ⅳ表示的結構單元組成:
式中,R1表示亞芳基;
式中,R2表示C2~C8的亞烷基;
式中,Z1表示羥基、甲基、乙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式中,Z2表示羥基、甲基、乙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苯酰亞胺結構的高溫自交聯阻燃抑煙抗熔滴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Ⅲ的結構單元數為Ⅰ的結構單元數的3~30%,Ⅱ的結構單元數:[Ⅰ+Ⅲ]的結構單元數=1;Ⅳ的結構單元數為Ⅰ的結構單元數的3~30%,Ⅰ:[Ⅱ+Ⅳ]的結構單元數=1;各結構單元或其形成的鏈段是按羧基和羥基官能團任意連接組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苯酰亞胺結構的高溫自交聯阻燃抑煙抗熔滴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聚酯的特性黏數[η]為0.41~1.12dL/g,極限氧指數為24.2~38.7%;垂直燃燒等級V-2~V-0級;錐形量熱測試中峰值熱釋放速率p-HRR比純PET降低7.1~72.1%,總煙釋放量比純PET降低2.0~59.2%。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苯酰亞胺結構的高溫自交聯阻燃抑煙抗熔滴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酯中Ⅲ的結構單元數為Ⅰ的結構單元數的5~20%,Ⅱ的結構單元數:[Ⅰ+Ⅲ]的結構單元數=1;Ⅳ的結構單元數為Ⅰ的結構單元數的5~20%,Ⅰ:[Ⅱ+Ⅳ]的結構單元數=1。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基于苯酰亞胺結構的高溫自交聯阻燃抑煙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備方法,是將二元酸或其酯化物和C2~C8多元醇的聚酯單體、催化劑按常規配比,采用常規的直接酯化法或酯交換法進行酯化后,經過縮聚反應制備而成,其特征在于:在酯化反應前或酯化反應后縮聚前,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含苯酰亞胺結構單元的自交聯阻燃單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苯酰亞胺結構的高溫自交聯阻燃抑煙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酯化反應前或酯化反應后縮聚前,在反應體系中加入的所述的含苯酰亞胺結構單元的自交聯阻燃單體按共聚酯單體中二元酸或其酯化物的摩爾百分數計為3~30%。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苯酰亞胺結構的高溫自交聯阻燃抑煙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酯化反應前或酯化反應后縮聚前,在反應體系中加入的所述的含苯酰亞胺結構單元的自交聯阻燃單體按共聚酯單體中二元酸或其酯化物的摩爾百分數計為5-20%。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苯酰亞胺結構的高溫自交聯阻燃抑煙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苯酰亞胺結構單元的自交聯阻燃單體的結構通式為以下任一種:
式中,X1表示羧基或酯基基團,Y1表示C2~C8的伯醇基團,Z1表示羥基、甲基、乙基、甲氧基或乙氧基,Z2表示羥基、甲基、乙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苯酰亞胺結構的高溫自交聯阻燃抑煙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苯酰亞胺結構單元的自交聯阻燃單體的結構通式為以下任一種:
式中,X1表示羧基或酯基基團,Y1表示C2~C8的伯醇基團,Z1表示羥基、甲基、乙基、甲氧基或乙氧基,Z2表示羥基、甲基、乙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基于苯酰亞胺結構的高溫自交聯阻燃抑煙抗熔滴共聚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苯酰亞胺結構單元的自交聯阻燃單體中酯基基團為一元醇酯化后的甲酯基團或乙酯基團,或為多元醇酯化后的乙二醇酯基團、丙二醇酯基團、丁二醇酯基團、新戊二醇酯基團、丙三醇酯基團或季戊四醇酯基團中的任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3207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雜化改性EG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應用于醇酸或聚酯樹脂合成中的脫水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