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高精度移動龍門式機床中主軸結構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32029.3 | 申請日: | 2018-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90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羅松;翟文蓉;華慶強;張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上海浦東開發中心;上海慶強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B23Q5/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鼎信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彭成 |
| 地址: | 20008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主軸結構 移動龍門式 機床 制造 機床主軸系統 溫度場分布 邊界條件 仿真計算 仿真軟件 分析計算 分析模型 共振效應 機械結構 結構耦合 冷卻結構 熱變形量 設計周期 運行過程 制造材料 報廢率 再利用 熱源 使用率 構建 研發 優化 | ||
1.一種新型高精度移動龍門式機床中主軸結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構建有限元分析模型;
步驟二、進行機床主軸系統中熱源和邊界條件進行計算,即主軸軸承摩擦熱源Q=k*n*F和系統換熱系數α=Nu*g/W進行嚴密計算和分析,其中k表示經驗系數,n表示軸承旋轉轉速,F表示軸承摩擦轉矩大小,Nu表示努謝爾特系數,g表示流體導熱系數和W表示工件形狀特征尺寸;
步驟三、利用有限元仿真軟件Ansysworkbench和Solidworks進行熱量-結構耦合分析計算和驗校,得到主軸溫度場分布和熱變形量;
步驟四、根據仿真計算得到的結果,再利用Solidworks和AutoCAD進行主軸結構及其冷卻結構設計。
2.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精度移動龍門式機床中主軸結構,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套裝在主軸上的內撐軸套組件(1)、前端蓋和后端蓋以及用于連接主軸端部的主軸機架,前端蓋和后端蓋分別蓋在內撐軸套組件(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所述的內撐軸套組件(1)包括主軸前軸承(11)和主軸后軸承(12),主軸前軸承(11)的直徑小于主軸后軸承(12)的直徑,主軸前軸承(11)的外環面與主軸后軸承(12)的內環面之間環形均布支撐連接有至少三組螺母組件,每組螺母組件均由長螺桿螺母(21)和短螺桿螺母(22)組成,長螺桿螺母(21)和短螺桿螺母(22)之間夾角為22.5°,長螺桿螺母(21)包括安裝在主軸前軸承(11)外環面上的第一底座(21-1)、長螺桿(21-2)以及連接在主軸后軸承(12)的內環面上的第一支架(21-3),第一底座(21-1)與長螺桿(21-2)的一端相連接,長螺桿(21-2)的另一端與第一支架(21-3)相連接,所述的短螺桿螺母(22)包括安裝在主軸前軸承(11)外環面上的第二底座(22-1)、短螺桿(22-2)以及連接在主軸后軸承(12)的內環面上的第二支架(22-3),第二底座(22-1)與短螺桿(22-2)的一端相連接,短螺桿(22-2)的另一端與第二支架(22-3)相連接,第一底座(21-1)的高度大于第二底座(21-1)的高度,長螺桿(21-2)的長度大于短螺桿(22-2)的長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精度移動龍門式機床中主軸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主軸前軸承(11)的外環面與主軸后軸承(12)的內環面之間環形均布有八組螺母組件,其中第一底座(21-1)的數量為八個,第二底座(22-1)的數量為八個,八個第一底座(21-1)和八個第二底座(22-1)相互交替且緊挨分布在主軸前軸承(11)的外環面上,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2-1)之間具有一定間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上海浦東開發中心;上海慶強實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上海浦東開發中心;上海慶強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3202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