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青蒿中有效成分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31792.4 | 申請日: | 2018-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628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丁剛;宋旭紅;李隆云;譚均;崔廣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中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0/88 | 分類號: | G01N30/8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弘旭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石歡歡 |
| 地址: | 400065***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青蒿 有效成分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將超高效液相色譜和質譜結合起來測試或分析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青蒿中有效成分的檢測方法。所述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樣品破碎、過篩,然后進行超聲萃取,接著用超高效液相色譜進行梯度洗脫,再用質譜法檢出,用峰面積外標法定量檢測。該方法能夠同時檢測青蒿藥材中青蒿素、青蒿酸、青蒿乙素、雙氫青蒿素、山奈酚、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的含量,其檢測時間短,靈敏度高,專屬性強,準確度高,線性關系良好,精密度高,穩定性強,重復性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將超高效液相色譜和質譜結合起來測試或分析材料技術領域,具 體涉及一種青蒿中有效成分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青蒿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其性苦、辛寒,具有清透虛熱、涼血除蒸、解暑、截瘧等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 典(一部)),國家藥典委員會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年第198 頁,公開日2015年12月31日)。青蒿分布廣泛,重慶、四川、貴州、廣西、廣 東、江西、湖北、湖南、江蘇、河北、河南、山東和陜西等地區均有分布(“青 蒿適生地分析評價方法探討”,劉峻明等,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6年第27 卷第4期,第14-17頁,公開日2006年08月31日)。其中,重慶擁有優質的青 蒿種質資源(“不同產地的青蒿藥用成分含量研究”,張雪等,中國藥房,2009年 第20卷第15期,第1188-1191頁,公開日2009年12月31日),為全國最大的 青蒿種植基地。
除青蒿素外,青蒿藥材中還含有青蒿酸、青蒿乙素和以山奈酚、木犀草素、 槲皮素為代表的黃酮類化合物,這些成分協同青蒿素對瘧疾具有治療作用(“青 蒿化學成份及其與青蒿素伍用對鼠瘧的藥效學研究”,紀曉光等,寄生蟲與醫學 昆蟲學報,2008年第15卷第4期,第198-201頁,公開日2008年12月31日)。 研究還表明,雙氫青蒿素對人肺腺癌A549細胞在體內外均有生長抑制作用(“雙 氫青蒿素抗人肺腺癌A549細胞生長的實驗研究”,陳衛強等,中國肺病雜志, 2005年第8卷第2期,第85-88頁,公開日2005年04月30日)。目前,青蒿藥 材的質量研究主要以青蒿素、青蒿酸、青蒿乙素為含測指標,雙氫青蒿素、山奈 酚、木犀草素、槲皮素等化合物的研究較少,分析方法包括柱前衍生-高效液相 色譜法(英文簡稱柱前衍生-HPLC)、高效液相色譜-紫外聯用法(英文簡稱 HPLC-UV)、高效液相色譜-蒸發光散射檢測器聯用法(英文簡稱HPLC-ELSD) 和高效液相色譜-紫外-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法(英文簡稱HPLC-UV-ELSD)(“柱前 衍生-RP-HPLC法測定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劉麗芳等,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4年第23卷第6期,第60-62頁,公開日2004年12月31日;“UV法與HPLC 法測定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方法比較”,丁小莉等,中國藥房,2011年第22卷 第3期,第246-248頁,公開日2011年12月31日;“HPLC-ELSD測定不同產 地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胡向榮等,現代食品與藥品雜志,2006年第16卷第3 期,第34-36頁,公開日2006年12月31日;“HPLC-UV-ELSD法同時測定青 蒿中青蒿素、青蒿乙素和青蒿酸的含量”,張東等,藥學學報,2007年第42卷 第9期,第978-981頁,公開日2007年12月31日)。其中,柱前衍生-HPLC和 HPLC-UV不能同時測定青蒿素、青蒿酸、青蒿乙素、雙氫青蒿素、山奈酚、木 犀草素和槲皮素的含量;HPLC-ELSD和HPLC-UV-ELSD的檢測時間長,需要 30-60min,靈敏度低,含量在十萬分之一以下的成分檢測不出。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青蒿中有效成分的檢測方法,該方 法能夠同時檢測青蒿藥材中青蒿素、青蒿酸、青蒿乙素、雙氫青蒿素、山奈酚、 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的含量,檢測時間短,15min內即可檢測出含量,靈敏度高, 能夠檢測出含量在十萬分之一以下的成分。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中藥研究院,未經重慶市中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3179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