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雙向身份認證的抗網絡掃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30200.7 | 申請日: | 2018-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947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馮毓;陳思;劉贇;毛得明;余尚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雙向 身份 認證 網絡 掃描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雙向身份認證的抗網絡掃描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關閉受保護系統的所有端口,使所述受保護系統處于只監聽而不響應請求的狀態,所述受保護系統包括客戶端和服務端;步驟二、客戶端和服務端進行雙向身份認證,即服務端對客戶端進行驗證,且客戶端對服務端也進行驗證;步驟三、如果客戶端和服務端彼此驗證通過,則進行正常業務通信。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抗網絡掃描方法,并實現了在抗掃描的前提下,客戶端和服務端的正常業務通信不受影響,彌補了抗掃描技術領域的空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安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雙向身份認證的抗網絡掃描方法。
背景技術
網絡掃描技術是一種自動檢測遠程主機安全脆弱點的技術。通過使用掃描器可以不留痕跡地發現遠程主機中各種TCP和UDP端口的分配以及它們所提供的服務和軟件版本、判定目標操作系統的類型,然后根據所收集到的信息進一步測試系統是否存在安全漏洞。網絡掃描技術作為一種常用的網絡攻擊手段,常被黑客利用,即通過對掃描結果進行推測進而對目標系統漏洞發起攻擊。
網絡掃描技術具有兩點典型特征:一是網絡掃描具有隱蔽性特征,即在目標系統沒有察覺的情況下,獲取目標系統的關鍵特征信息;二是網絡掃描技術種類多,包括端口掃描技術、弱口令掃描技術、操作系統探測以及漏洞掃描技術等,攻擊者通過選取對應技術來獲取所需的目標系統特征信息。
抗網絡掃描技術,是針對網絡攻擊必不可少的偵查環節而創造的主動網絡安全技術,使得攻擊者無法獲取目標系統的特征,如目標的在線情況以及目標的操作系統、開放端口、運行的服務等特征信息。
抗網絡掃描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主動網絡安全技術,能有效降低目標系統被惡意攻擊者發現的概率,避免系統特征信息的暴露。目前尚未發現合適的抗網絡掃描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抗網絡掃描方法,使得蓄意攻擊無法通過掃描獲取任何系統特征信息,并采用雙向身份認證,認證安全級別高。且在抗掃描前提下,保證客戶端和服務端正常通信的業務能力。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雙向身份認證的抗網絡掃描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關閉受保護系統的所有端口,使所述受保護系統處于只監聽而不響應請求的狀態,所述受保護系統包括客戶端和服務端;
步驟二、客戶端和服務端進行雙向身份認證,即服務端對客戶端進行驗證,且客戶端對服務端也進行驗證;
步驟三、如果客戶端和服務端彼此驗證通過,則進行正常業務通信。
進一步,所述服務端對客戶端進行驗證包括:
判斷數據包發送端口是否為服務端特定端口,所述服務端特定端口是服務端用于驗證的端口;
若是,則對來自所述服務端特定端口的數據包進行解析與驗證。
進一步,所述客戶端對服務端也進行驗證包括:
判斷數據包發送端口是否為客戶端特定端口,所述客戶端特定端口是客戶端用于驗證的端口;
若是,則對來自所述客戶端特定端口的數據包進行解析與驗證。
進一步,在進行下一次身份認證請求前,隨機變化生成所述服務端特定端口。
進一步,在進行下一次身份認證請求前,隨機變化生成所述客戶端特定端口。
進一步,所述步驟三包括:服務端按需為客戶端打開指定服務端口。
進一步,所述步驟三還包括:服務端對客戶端訪問資源的權限進行管理。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服務端監聽客戶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302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