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坑圍護裝置頂部水平位移監測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23770.3 | 申請日: | 2018-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622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施群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02 | 分類號: | G01B21/02;G01C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張寧展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坑 圍護 裝置 頂部 水平 位移 監測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坑圍護裝置頂部水平位移監測的方法,在距所述基坑開挖面較遠冠梁的一端外側地面上,正對所述冠梁處架設全站儀;調節所述全站儀,且將所述全站儀目鏡的視點設置在所述冠梁頂端的混凝土面上;初始觀測所述全站儀,并確定所述全站儀的基準點,從所述冠梁的一端至所述冠梁另一端依次布點,然后將所有的點連接,在所述冠梁表面形成通長直線;從所述通長直線的一個端點開始測量至另一個端點,找出所述通長直線上偏移位置較大的點位;將測量結果繪制成網表格,生成冠梁頂的位移曲線圖。本發明可以很直觀的反映出所述冠梁的水平位移程度,方法簡單,且省時省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木工程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基坑圍護裝置頂部水平位移監測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基坑工程中,尤其深基坑工程,在挖土過程中都需要對基坑的圍護結構進行監測,從而控制其變形量。其中圍護結構的頂部水平位移,是一項重要的監測指標,能夠直觀反映挖土施工對圍護體的影響。
現有圍護裝置頂部水平位移的監測方法,如圖1所示,通常是在需要監測的冠梁11(其中冠梁11是圍護裝置12頂部的混凝土壓頂梁)頂部沿基坑長度方向設置若干個監測點13,各點的位置根據基坑圍護結構的形式和基坑開挖的深度、坑內土層地質狀況等情況進行設置,然后通過測量各點的初始坐標,及在基坑開挖后的各點位復測的坐標,通過多次測量后計算出同一監測點坐標的變化距離來判斷圍護樁的位移變化程度。
上述常規做法存在著以下的問題,每次測量的時候,必須至少有兩個人員同時進行操作,一個工人操作觀測儀器,另一個工人架設棱鏡,架設棱鏡的工作人員必須有一定的專業水平,才能確保所述棱鏡能夠直立在監測點上,從而才能避免操作誤差而引起的測量結果偏差較大的問題。上述操作的最后結果只能說明各點的水平位移,不能很直觀的反映整個冠梁的水平位移程度,若通過加密監測點的方式監測整個冠梁的水平位移,則增加了工作量,費時又費力。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監測基坑圍護結構水平位置的方法復雜,導致費時費力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種方法簡單,且省時省力的基坑圍護裝置頂部水平位移監測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基坑圍護裝置頂部水平位移監測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1:在距所述基坑開挖面較遠冠梁的一端外側地面上,正對所述冠梁處架設全站儀;步驟S2:調節所述全站儀,且將所述全站儀目鏡的視點設置在所述冠梁頂端的混凝土面上;步驟S3:初始觀測所述全站儀,并確定所述全站儀的基準點,從所述冠梁的一端至所述冠梁另一端依次布點,然后將所有的點連接,在所述冠梁表面形成通長直線;步驟S4:從所述通長直線的一個端點開始測量直至另一個端點,找出所述通長直線上偏移位置較大的點位;步驟S5:將測量結果繪制成網表格,生成冠梁頂的位移曲線圖。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1中,架設所述全站儀時,在距所述基坑開挖面較遠冠梁的一端外側地面上,選擇通視冠梁的、不受土方開挖擾動影響的、以及有利于觀測的地面。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2中,調節所述全站儀時,使所述全站儀的鏡頭垂直旋轉時正好與所述冠梁的長度方向平行。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3中,初始觀測所述全站儀時,在所述全站儀架設調平完成后的位置處的正下方,確定所述全站儀的基準點,使得所述全站儀每次架設時均在所述基準點上,作出明顯的標記并采取保護措施。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確定所述全站儀的基準點后,鎖定水平刻度盤并記錄刻度度數。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3中,從所述冠梁的一端至所述冠梁另一端依次布點的方法為:旋轉所述全站儀垂直方向鏡頭,豎向轉動,根據鏡頭內十字絲的落點,用尖細物體從所述冠梁的一端開始布設點位,然后繼續旋轉垂直方向鏡頭,在所述冠梁中間布點,直至將鏡頭旋轉至冠梁另一端,在所述冠梁另一端布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2377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