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小型汽車配件電泳漆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122388.0 | 申請日: | 2018-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804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伊方昱 | 申請(專利權)人: | 伊方昱 |
| 主分類號: | B05B13/02 | 分類號: | B05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曉霞;于潔 |
| 地址: | 325007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座 處理裝置 處理箱 配件 控制臺 小型汽車 電泳漆 焊接 排水管道 密封蓋 支撐腳 水箱 夾具 操作按鈕 工作效率 夾緊配件 控制電機 抽水泵 凈化管 拋光輥 噴漆 烘干 槽口 掉漆 夾住 膠墊 手把 裝設 磨損 靈活 | ||
1.一種用于小型汽車配件電泳漆處理裝置,其結構包括底座(1)、排水管道(2)、支撐腳(3)、控制臺(4)、凹型臺(5)、拋光輥(6)、槽口(7)、處理箱(8)、處理裝置(9)、第一密封蓋(10)、手把(11)、第二密封蓋(12)、水箱(13)、操作按鈕(14)、凈化管(15)、抽水泵(16),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焊接于處理箱(8)、水箱(13)底部,所述排水管道(2)與底座(1)相連接,所述支撐腳(3)焊接于底座(1)下方并與地面相連接,所述控制臺(4)裝設于底座(1)上方并設于處理箱(8)左前端,所述凹型臺(5)焊接于處理箱(8)左側和控制臺(4)后端,所述拋光輥(6)裝設于槽口(7)內并與控制臺(4)電連接,所述槽口(7)嵌設于凹型臺(5)上并形成一體化結構,所述處理箱(8)為長方體裝設于底座(1)上部并與水箱(13)相互平行,所述處理裝置(9)裝設于處理箱(8)內部并連接于底座(1)、水箱(13),所述第一密封蓋(10)裝設于處理箱(8)上并與處理箱(8)鉸鏈連接,所述手把(11)為U型結構固定于第一密封蓋(10)、第二密封蓋(12)上表面,所述第二密封蓋(12)設于水箱(13)上部并活動連接,所述水箱(13)設于處理箱(8)右側且與底座(1)相互垂直,所述操作按鈕(14)通過孔洞焊接于控制臺(4)上并與控制臺(4)間隙配合,所述凈化管(15)裝設于底座(1)內部并連接于水箱(13),所述抽水泵(16)設于底座(1)內部并連接排水管道(2)于處理箱(8);
所述處理裝置(9)由電機(90)、轉動軸(91)、第一錐齒輪(92)、第二錐齒輪(93)、轉動桿(94)、滑軌(95)、密封塊(96)、扣環(huán)(97)、強力拉繩(98)、固定螺母(99)、固定扣(910)、固定螺釘(911)、限位板(912)、螺紋桿(913)、第三錐齒輪(914)、固定軸承(915)、轉動軸承(916)、滾珠(917)、配件夾頭(918)、橡膠墊(919)、連接桿(920)、第一防漆板(921)、第二防漆板(922)、第二滾珠(923)、第二轉動軸承(924)、第二固定軸承(925)、右連接桿(926)、右橡膠墊(927)、右配件夾頭(928)、桿槽(929)、活動桿(930)、內齒(931)、連接齒輪(932)、上齒輪(933)、上轉動桿(934)、下轉動桿(935)、下齒輪(936)、旋轉扣(937)、密封板(938)、下帶輪(939)、皮帶(940)、連接輪(941)、上帶輪(942)、旋轉桿(943)、烘干機(944)組成;
所述電機(90)裝設于底座(1)上并與轉動軸(91)轉動連接,所述轉動軸(91)一段與電機(90)相連接,另一端與第一錐齒輪(92)相連接,所述第一錐齒輪(92)焊接于轉動軸(91)右側并與第二錐齒輪(93)齒輪連接,所述第二錐齒輪(93)固定于轉動桿(94)底部,所述轉動桿(94)通過孔洞貫穿于處理箱(8)底部并上下端分別設有第三錐齒輪(914)、第二錐齒輪(93),所述滑軌(95)焊接于處理箱(8)底部并設于轉動桿(94)左側與密封塊(96)滑動連接,所述密封塊(96)裝設于滑軌(95)上并與排水管道(2)相連接,所述扣環(huán)(97)設于密封塊(96)右側與強力拉繩(98)固定連接,所述強力拉繩(98)與轉動桿(94)轉動連接,所述固定螺母(99)設于固定扣(910)兩端并鎖緊連接,所述固定扣(910)套設于轉動桿(94)外部并通過固定螺釘(911)固定于處理箱(8)內壁上,所述固定螺釘(911)設于處理箱(8)、固定扣(910)之間,所述限位板(912)焊接于螺紋桿(913)后端,所述螺紋桿(913)通過第三錐齒輪(914)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錐齒輪(914)焊接于轉動桿(94)上方并轉動連接,所述固定軸承(915)套設于螺紋桿(913)、轉動軸承(916)外部并與第一防漆板(921)相連接,所述轉動軸承(916)與螺紋桿(913)轉動連接,所述滾珠(917)設于固定軸承(915)、轉動軸承(916)之間,所述配件夾頭(918)設于螺紋桿(913)右側并與螺紋桿(913)轉動連接,所述橡膠墊(919)通過連接桿(920)固定于配件夾頭(918)右側,所述連接桿(920)連接配件夾頭(918)與橡膠墊(919),所述第一防漆板(921)設于固定軸承(915)底部,所述第二防漆板(922)與第一防漆板(921)相互平行并設于第二固定軸承(925)下方,所述第二滾珠(923)設于第二轉動軸承(924)、第二固定軸承(925)之間,所述第二轉動軸承(924)通過活動桿(930)與第二滾珠(923)滾動連接,所述第二固定軸承(925)套設于活動桿(930)外部并設于右配件夾頭(928)后部,所述右連接桿(926)設于右橡膠墊(927)、右配件夾頭(928)之間,所述右橡膠墊(927)與橡膠墊(919)形狀等同,所述右配件夾頭(928)通過桿槽(929)與活動桿(930)卡槽連接,所述桿槽(929)嵌設于右配件夾頭(928)后端并與活動桿(930)插槽連接,所述活動桿(930)通過貫穿第二轉動軸承(924)、連接齒輪(932)于處理箱(8)上,所述內齒(931)鑲嵌于活動桿(930)外部并與連接齒輪(932)齒輪連接,所述連接齒輪(932)設于活動桿(930)外部并與活動桿(930)轉動連接且設于上齒輪(933)、下齒輪(936)之間,所述上齒輪(933)與連接齒輪(932)齒輪連接并帶動上轉動桿(934)轉動,所述上轉動桿(934)連接上齒輪(933)于下帶輪(939)上,所述下轉動桿(935)設于下齒輪(936)、旋轉扣(937)之間并轉動連接,所述下齒輪(936)與連接齒輪(932)齒輪連接,所述旋轉扣(937)與下轉動桿(935)固定連接并兩端設有密封板(938),所述密封板(938)與水箱(13)擋板連接,所述下帶輪(939)設于皮帶(940)下方并與皮帶(940)傳動連接,所述皮帶(940)套設于下帶輪(939)與上帶輪(942)之間,所述連接輪(941)設于旋轉桿(943)外部并與皮帶(940)傳動連接,所述上帶輪(942)設于連接輪(941)上方,所述旋轉桿(943)通過孔洞設于處理箱(8)內壁上并通過連接輪(941)與烘干機(944)旋轉連接,所述烘干機(944)設于旋轉桿(943)外部并與外部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伊方昱,未經伊方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2238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