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菌祛味的吸水樹脂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22145.7 | 申請日: | 2018-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46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榮敏杰;田春蘭;于慶華;榮帥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諾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33/02 | 分類號: | C08L33/02;C08K5/00;C08K5/3467;C08F220/06;C08F226/02;C08F222/38;A61L15/24;A61L15/40;A61L15/46;A61L15/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譚輝;周嬌嬌 |
| 地址: | 257000 山東省東營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菌 吸水 樹脂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抗菌祛味的吸水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丙烯酸、水和交聯劑混合后通氮除氧,然后加入引發劑引發聚合反應,再經第一次保溫處理,得到樹脂膠體;所述交聯劑為三烯丙基胺;所述引發劑為氧化還原引發劑;所述氧化還原引發劑中的氧化劑選自由過氧化氫、過硫酸銨和過硫酸鉀和過硫酸鈉組成的組,所述氧化還原引發劑中的還原劑選自由亞硫酸氫鈉和抗壞血酸組成的組;所述丙烯酸、所述水、所述交聯劑和所述引發劑的質量比為(200~280):(750~850):(1~3):(0.3~2.2);
(2)將步驟(1)得到的樹脂膠體進行造粒,得到樹脂膠體顆粒;
(3)將步驟(2)得到的樹脂膠體顆粒與含有抗菌祛味成分的溶液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料,然后將所述混合料用堿性溶液中和至5.0~5.5,再經干燥和破碎,得到抗菌祛味吸水樹脂顆粒;所述含有抗菌祛味成分的溶液為茶多酚溶液;以質量百分比計,所述茶多酚溶液由茶多酚5%~15%、葉綠素銅鈉鹽3%~10%、水70%~80%和乙醇8%~15%組成;所述含有抗菌祛味成分的溶液和所述樹脂膠體顆粒的質量比為(1~4):100;
(4)將步驟(3)得到的抗菌祛味吸水樹脂顆粒與復合交聯劑混合均勻后進行第二次保溫處理,然后加入有機鋁攪拌均勻,得到抗菌祛味的吸水樹脂;所述有機鋁選自由檸檬酸鋁、乙酰丙酮鋁、醋酸鋁和丙酸鋁組成的組;所述復合交聯劑由二乙二醇和丙三醇二縮水甘油醚組成,所述二乙二醇、所述丙三醇二縮水甘油醚、所述有機鋁和所述抗菌祛味吸水樹脂顆粒的質量比為(50~90):(8~16):(20~40):1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1)中通氮除氧后,反應體系的氧氣濃度為2ppm以下;
在步驟(1)中通氮除氧后,于20~30℃下加入引發劑;
在步驟(1)中加入引發劑引發聚合反應后,使所述聚合反應自然升溫,在聚合反應體系的溫度不再上升后,再進行第一次保溫處理;
其中,所述自然升溫的峰值溫度為78~90℃;所述第一次保溫處理的溫度為自然升溫的峰值溫度,所述第一次保溫處理的時間為60~90min。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1)中通氮除氧后,于20~25℃下加入引發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
所述堿性溶液選自由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鉀溶液、氫氧化鋰溶液、碳酸鈉溶液、碳酸鉀溶液、碳酸鋰溶液、碳酸氫鈉溶液、碳酸氫鉀溶液和碳酸氫鋰溶液組成的組;
所述堿性溶液的濃度為45wt%~50wt%;和/或
所述干燥的溫度為110~15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中:
所述第二次保溫處理的溫度為120~200℃;
所述第二次保溫處理的時間為60~180min。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中:
所述第二次保溫處理的溫度為120~150℃;
所述第二次保溫處理的時間為90~120min。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步驟(4)得到的抗菌祛味的吸水樹脂進行粒徑篩分,得到粒徑為20~100目的抗菌祛味的吸水樹脂。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機鋁為醋酸鋁。
9.由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得的抗菌祛味的吸水樹脂。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抗菌祛味的吸水樹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菌祛味的吸水樹脂的固含量為96%~98%,pH為6.2~6.4,保水率為37~41倍,0.9%生理鹽水的吸收速度為18~25s,通液速度為100~180mL/min。
11.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抗菌祛味的吸水樹脂在衛生吸收用品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諾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諾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2214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