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I型裂紋試樣的動態對稱拉伸裝置及其實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21056.0 | 申請日: | 2018-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330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玉龍;聶海亮;劉會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6 | 代理人: | 王中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裂紋 試樣 動態 對稱 拉伸 裝置 及其 實驗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材料領域的斷裂力學性能測試的實驗方法,是一種I型裂紋試樣的動態對稱拉伸裝置及其實驗方法。本發明的一種試樣動態對稱拉伸裝置,包括電源、電容充電器、加載槍和波導桿桿系統,所述電容充電器采用現有電磁鉚接設備的供電部分,兩個參數相同的加載槍并聯連接后,接入所述電容充電器中。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根據前述試樣動態對稱拉伸裝置的實驗方法。由于兩個加載槍的參數相同,并且是并聯接入電容充電器,因此放電電流會同步并且均勻地分配到兩個加載槍中,從而在兩個加載槍中產生相同的壓縮應力波,并分別在兩個凸臺反射成拉伸波并進入拉伸桿同時對試樣進行加載,所以能夠實現對試樣的對稱加載,以保證試樣裂紋擴展為I型層裂裂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領域的斷裂力學性能測試的實驗方法,具體是一種I型裂紋試樣的動態對稱拉伸裝置及其實驗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斷裂力學領域,I型裂紋的斷裂韌性測量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問題。Jose等采用標準緊湊拉伸(Compact Tension,CT)試樣測量I型層間斷裂韌性,收到良好效果。
另外,在斷裂力學領域,雙懸臂梁(DCB)實驗已經是測量I型準靜態層間斷裂韌性的標準試驗。DCB試樣也被廣泛地應用于膠接層I型斷裂韌性的測量中。
然而,在通常情況下,復合材料層合板容易受到面外的沖擊載荷,層間裂紋一般表現出動態擴展。因此需要對動態層間斷裂進行深入的研究。動態斷裂力學主要研究兩大類問題。第一類問題是含裂體在動態載荷下的起裂問題;第二類是裂紋的快速擴展以及止裂問題。
第一類問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即為動態加載下裂紋起始的斷裂準則,即動態起裂韌性(以I型斷裂為例表示為KICd或GICd)的測量。動態情況下,由于慣性效應,CT試樣很難進行I型裂紋加載。為了利用最常用的分離式霍普金森壓桿系統進行CT試樣的對稱加載,一些學者提出了一些改進的霍普金森壓桿實驗方法。Sun等采用HPB加載WLCT試樣,在入射桿端加工一個凸起,實驗時將所述凸起嵌入標準緊湊拉伸(CT)試樣的初始裂紋之內,在壓縮過程中,凸起會對初始裂紋的兩個裂紋面施加對稱的拉伸力矩,從而實現動態加載。為研究界面的動態層間斷裂韌性,Syn設計一種四點彎曲試樣,如加載裝置為霍普金森壓桿,四點彎曲加載裂紋尖端只受彎矩的作用,試驗中采用石英壓電薄膜測量動態載荷。Wu等采用三點彎曲方式測量動態層間斷裂韌性,加載裝置為霍普金森壓桿。以上方法都是將壓縮力變成對稱的拉伸力矩,但是由于試樣加工精度的問題,加載力的對稱性很難達到。
此外,在實現I型動態層間斷裂最常用的DCB試樣時,加載形式為拉伸加載,只是加載的速率比準靜態加載速率有所提高。
實現高的加載速率有以下幾種的方法:(1)采用一般試驗機進行高速加載,該方法簡單易行,但其加載速率受試驗機最大加載速率的限制,加載速率一般在1m/s以下;(2)通過設計復雜的加載裝置,放大試驗機的加載速率,Hug等采用一種裝置將原有試驗機的垂直位移轉換為水平位移,水平加載的速率是垂直加載速率的4倍,能達到的最大加載速率為1.6m/s,Joannic等設計的加載裝置,可達到的最大加載速率為2.4m/s;(3)采用高速試驗機,Blackman等采用高速試驗機對DCB試樣進行加載,最大的加載速度可達15m/s;(4)采用落錘加載DCB試樣。上述加載方式均為為單向加載,其缺點是,在高速情況下,試樣加載不對稱,斷裂形式為I/II復合型斷裂。
除了拉伸形式的DCB試驗之外,還有動態壓縮形式的DCB試驗:(1)WIF試樣,Kusaka等采用HPB加載復合材料層合板WIF試樣,加載速率可達20m/s,Thouless等采用落錘加載WIF試樣,測量膠接層的動態斷裂韌性;(2)采用落錘楔入加載DCB試樣。但是這種方法也無法保證裂紋擴展為純I型裂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210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