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供暖溫度自動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19979.2 | 申請日: | 2018-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4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純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純杰 |
| 主分類號: | F24D19/10 | 分類號: | 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排氣閥 電動充氣 散熱器 散熱系統 散熱 水位 指令動作 閥關閉 溫度自動控制系統 溫度采集裝置 液位采集裝置 液位采集器 設置單元 采集器 閥打開 中間液 供暖 排氣 節能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過對散熱內進行充、排氣的技術,通過設置單元內的溫度采集裝置的給定溫度值,控制該單元散熱系統內的電動充氣閥、電動排氣閥按指令動作,通過液位采集裝置,控制電動充氣閥、電動排氣閥按指令動作,當單元溫度低于設置溫度時,單元散熱系統內電動排氣閥打開,電動充氣閥關閉,散熱器內水位上升,當水位到達高位液位采集器時,電動排氣閥關閉,散熱器正常散熱,當單元溫度高于設置溫度時,單元散熱系統內電動充氣閥打開,電動排氣閥關閉,散熱器內水位下降,當水位低于中間液位采集器時,電動充氣閥關閉,散熱器停止散熱,實現節能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供熱領域,特別是供暖設備的自動控制調節系統。
背景技術
現供暖系統中多采用以水為介子,其中供暖系統的散熱器多采用水平串聯的連接方式,地熱散熱采用分水器分組分布散熱連接方式散熱,在以上系統中各單元散熱器上都裝有排氣閥,單各單元散熱器內的氣體排不出去,會導致散熱器不能正常發熱,本發明利用這一特性來實現對散熱器溫度的調控,現有的溫度調節閥不便于頻繁調節,故障率高等不足問題,本發明是通過充氣、排氣控制液體在系統內的液位,實現溫度調整和控制控,本發明可對各單元進行控制,還可對各分支系統進行統一控制,控制方式靈活,可采用單元溫度控制,可采用月、年時鐘控制,控制溫度設置靈活,可就地設置,可遠程網絡設置,例如機關單位、學校、在雙休日和假期可降低溫度,家中無人時可調低溫度,實現節能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在于提供了一種供暖溫度自動控制系統,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對供暖溫度不能靈活控制,對供暖溫度的需求不能方便設置,造成能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弊端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熱源10的一端通過第一供水管11與第一單元散熱器12的一端連接,第一單元散熱器12的另一端通過第二供水管13與第二單元散熱器14的一端連接,第二單元散熱器14的另一端通過第一回水管15與循環泵16的一端連接,循環泵16的另一端通過第二回水管17與熱源10的另一端連接,自動恒壓沖氣裝置20通過充氣管21分別與第一電動充氣閥30和第二電動充氣閥40的一端連接,第一電動充氣閥30的另一端通過第一充排氣管32分別與第一電動排氣閥31和第一單元散熱器12連接,第二電動充氣閥40的另一端通過第二充排氣管42分別與第二電動排氣閥41和第二單元散熱器14連接。
進一步的,還包括:沖氣壓力采集裝置22安裝在充氣管21上:
第一液位高點采集裝置33安裝在第一充排氣管32上;
第二液位高點采集裝置43安裝在第二充排氣管42上;
第一液位中間點采集裝置34和第一液位低點采集裝置35分別安裝在第一單元散熱器12內;
第二液位中間點采集裝置44和第二液位低點采集裝置45分別安裝在第二單元散熱器14內;
第一室內溫度采集裝置51安裝在第一單元50室內;
第二室內溫度采集裝置53安裝在第二單元52室內;
控制裝置60分別與所述、自動恒壓沖氣裝置20、第一室內溫度采集裝置51、第二室內溫度采集裝置53、沖氣壓力采集裝置22、第一液位高點采集裝置33、第一液位中間點采集裝置34、第一液位低點采集裝置35、第二液位高點采集裝置43、第二液位中間點采集裝置44、第二液位低點采集裝置45、第一電動充氣閥31、第二電動排氣閥41、第一電動充氣閥30、第二電動排氣閥40連接。
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一單元50可為多個,多個單元內都設有室內溫度采集裝置、液位高點采集裝置、液位中間點采集裝置、液位低點采集裝置分別與所述控制裝置60連接。
進一步的,還包括:顯示模塊100,與所述控制裝置60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純杰,未經張純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199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