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蒸發氣體回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17672.9 | 申請日: | 2018-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979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手塚智志;瀨山勝廣;赤毛直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神戶制鋼所 |
| 主分類號: | F25J1/02 | 分類號: | F25J1/02;F25B43/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張澤洲;劉林華 |
| 地址: | 日本兵庫***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發 氣體 回收 系統 | ||
提供能夠抑制蒸發氣體的再液化系統的熱交換器的性能下降的蒸發氣體回收系統。蒸發氣體回收系統(1)具備罐(2)、壓縮機(3)、分離器(14)、再液化系統(9),罐(2)儲存有液化氣體(100),壓縮機(3)被供給聚α烯烴系潤滑油,并且將由于罐(2)內的液化氣體(100)的一部分的蒸發而產生的蒸發氣體(100A)壓縮,壓縮機(3)是往復運動式的,分離器(14)將被從壓縮機(3)排出后的蒸發氣體所含的聚α烯烴系潤滑油分離,再液化系統(9)具有熱交換器,使已液化的蒸發氣體返回罐(2),前述熱交換器將聚α烯烴系潤滑油借助分離器(14)分離后的蒸發氣體,通過與被從罐(2)供給至壓縮機(3)的蒸發氣體的熱交換來冷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蒸發氣體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
在液化天然氣的運輸船中,儲存于罐內的液化天然氣在海上運輸時由于從外部侵入的熱量而氣化,由此產生蒸發氣體。該蒸發氣體作為船內的發動機、蒸氣鍋爐、發電機的燃料被有效利用,或剩余的氣體被再液化后而返回罐。這樣,作為將罐內產生的蒸發氣體再液化來返回罐的技術,已知下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蒸發氣體回收系統。
下述專利文獻1的蒸發氣體回收系統如圖7所記載,構成為將罐11內產生的蒸發氣體借助供油式的壓縮機15壓縮,將被壓縮的蒸發氣體的一部分經由熱交換器14的冷卻及膨脹閥17的膨脹再液化,其后返回罐11。這里,該壓縮機15使用的潤滑油會混入被從壓縮機15排出的蒸發氣體。因此,在下述專利文獻1的蒸發氣體回收系統中,用于去除蒸發氣體所含的油分的過濾器被配置于第2配管16。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158263號公報。
上述專利文獻1的蒸發氣體回收系統構成為,借助過濾器去除蒸發氣體所含的油分。但是,有蒸氣狀的油分通過過濾器的情況。因此,難以充分去除蒸氣狀的油分。因此,存在如下問題:通過過濾器的油分在熱交換器14的流路內凝固而析出,由此該流路變窄,結果,熱交換性能顯著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蒸發氣體回收系統,前述蒸發氣體回收系統能夠抑制蒸發氣體的再液化系統的熱交換器的性能下降。
本發明的一個技術方案的蒸發氣體回收系統具備罐、壓縮機、油分離器、再液化系統,前述罐儲存有液化氣體,前述壓縮機被供給聚α烯烴系潤滑油,并且將由于前述罐內的前述液化氣體的一部分的蒸發而產生的蒸發氣體壓縮,前述壓縮機是往復運動式的,前述油分離器將被從前述壓縮機排出后的前述蒸發氣體所含的前述聚α烯烴系潤滑油分離,前述再液化系統具有熱交換器,使已液化的前述蒸發氣體返回前述罐,前述熱交換器使前述聚α烯烴系潤滑油借助前述油分離器分離后的前述蒸發氣體,通過與被從前述罐向前述壓縮機供給的前述蒸發氣體的熱交換來冷卻。
上述蒸發氣體回收系統具備被供給聚α烯烴系潤滑油的壓縮機。聚α烯烴系潤滑油與在往復運動壓縮機一般被使用的礦物油系潤滑油相比,蒸氣壓特別小。因此,與具備使用礦物油系潤滑油的往復運動壓縮機的蒸發氣體回收系統相比,能夠使被從壓縮機排出后的蒸發氣體所含的蒸氣狀的油分的量大幅減少。由此,將壓縮后的蒸發氣體所含的霧狀或液狀的油分借助油分離器分離,由此能夠使油分向再液化系統的熱交換器的流入量大幅減少。因此,熱交換器的流路內的油分的析出被抑制,所以能夠抑制熱交換器的性能下降。
上述蒸發氣體回收系統也可以還具備再利用系統,前述再利用系統使已借助前述油分離器分離的前述聚α烯烴系潤滑油返回前述壓縮機。
根據該方案,通過將聚α烯烴系潤滑油再利用,能夠實現成本削減。特別地,聚α烯烴系潤滑油價格高,所以通過具備再利用系統的成本削減的效果顯著。
發明效果
從以上說明可知,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能夠抑制蒸發氣體的再液化系統的熱交換器的性能下降的蒸發氣體回收系統。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神戶制鋼所,未經株式會社神戶制鋼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1767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食品管理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食用級無水葡萄糖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