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保溫隔熱建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17363.1 | 申請日: | 2018-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856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廣民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75/04 | 分類號: | C08L75/04;C08L63/00;C08L61/06;C08L83/04;C08K13/04;C08K3/34;C08K7/04;C08K3/22;C08K7/12;C08K3/36;C08K3/04;C08K5/098 |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溫隔熱建筑材料 制備 環氧樹脂 建筑材料技術領域 隔熱保溫性能 納米二氧化硅 光熱穩定劑 抗老化性能 納米氧化鋁 液態水玻璃 安全性能 導熱系數 酚醛樹脂 氟硅酸鈉 使用壽命 市場應用 陶瓷纖維 蓄熱系數 原料價格 固化劑 硅酸鈣 火山灰 聚氨酯 抗沖擊 抗開裂 抗氧劑 消泡劑 氧化鋅 珍珠巖 重量份 阻燃劑 石棉 阻燃 蛭石 | ||
1.一種保溫隔熱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環氧樹脂15-20份、酚醛樹脂14-18份、聚氨酯16-21份、蛭石6-12份、珍珠巖8-15份、火山灰7-15份、石棉9-14份、硅酸鈣15-18份、氟硅酸鈉3-7份、納米氧化鋁4-8份、納米二氧化硅5-9份、液態水玻璃4-8份、陶瓷纖維4-7份、氧化鋅3-6份、碳黑2-4份、阻燃劑3-5份、抗氧劑2.5-4.5份、消泡劑1.2-2.1份、光熱穩定劑3-5份和固化劑2-4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隔熱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計的原料:環氧樹脂18份、酚醛樹脂17份、聚氨酯18份、蛭石9份、珍珠巖10份、火山灰12份、石棉13份、硅酸鈣16份、氟硅酸鈉6份、納米氧化鋁7份、納米二氧化硅6份、液態水玻璃6份、陶瓷纖維5份、氧化鋅4份、碳黑3份、阻燃劑3.5份、抗氧劑2.8份、消泡劑1.5份、光熱穩定劑4.2份和固化劑3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隔熱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劑為硅酮聚合物和硬脂酸鎂按照質量比2:1混合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隔熱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劑為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季戊四醇酯按照質量比1:1混合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隔熱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劑為乳化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高碳醇脂肪酸酯復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結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隔熱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熱穩定劑為鄰羥基二苯甲酮類和β-二酮類化合物按照質量比3:2混合組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隔熱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劑為多元胺類、酸酐類和多元酚類中的一種或幾種結合。
8.一種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保溫隔熱建筑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保溫隔熱建筑材料的原料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
(2)將蛭石、珍珠巖和火山灰混合均勻,在800-1000攝氏度下煅燒20-30分鐘,即得混合物N1,備用;
(3)將石棉、硅酸鈣、氟硅酸鈉、陶瓷纖維和氧化鋅送入粉碎機中,粉碎顆粒粒徑至100-300目,混合均勻,即得混合物N2,備用;
(4)將環氧樹脂、酚醛樹脂、聚氨酯、納米氧化鋁、納米二氧化硅、液態水玻璃、混合物N1和混合物N2混合攪拌,升溫至60-90攝氏度,以1200-1500轉/分鐘攪拌30-45分鐘,即得混合物N3,備用;
(5)向混合物N3中加入上述重量份的碳黑、阻燃劑、抗氧劑、消泡劑、光熱穩定劑和固化劑,在50-70攝氏度下,以1500-2000轉/分鐘,攪拌50-70分鐘,即得混合物N4,備用;
(6)將混合物N4中注入模具內,然后送入熱壓機內進行模壓,模壓溫度150-170攝氏度,模壓時間3-5小時;取出后干燥,冷卻至室溫,即得到所述保溫隔熱建筑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廣民建材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廣民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1736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