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油污泥中石油烴類的降解菌株JN8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15856.1 | 申請日: | 2018-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029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葉正芳;姜楠;趙泉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02F11/02;C12R1/38;C02F101/32;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繪未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郭紅燕 |
| 地址: | 10087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油 污泥 石油 降解 菌株 jn8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一株含油污泥中石油烴類的高效降解菌JN8及其應用,屬于生物修復技術領域。所述降解菌JN8保藏于中國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保藏號為CGMCC NO.14979,分類號為水稻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 oryzae。本發明所述的具有石油烴類降解功能的菌株JN8用途為以降解石油烴類的方式進行含油污泥的治理。該細菌30天內對含油污泥中總石油烴(TPH)的降解率為44.13%。該細菌以單一菌株對n?C10~n?C26的石油烴類具有明顯的降解能力,通過GC?MS分析表明,該菌株利用NO3?、Cl?、SO42?等離子使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烴類物質發生脫氫作用后,進一步氧化降解。該細菌對石油污染物的最適降解條件為15?45℃、pH值7?11。該生物法用于含油污泥的修復技術,具有高效、成本低、環境友好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修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株含油污泥降解修復的菌株,及其在降解含油污泥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自20世紀以來,石油已成為人類最主要的能源之一,而在被大量開采和使用的同時,石油及其加工品對環境及人類造成的危害也日趨嚴重。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原油年產量已超過1億t,成為世界十大產油國之一的中國擁有400多個勘探、開發的油田和油氣田,以約占國土面積3%的比例分布于全國25個省(市)和自治區。然而在經濟技術快速發展以及石油需求量不斷上升的過程中,我們對油田區域進行采油的技術工藝仍然相對落后,環境影響評價體系相對不完善,同時對石油類污染的修復技術較缺乏,使得我國石油類污染程度遠高于發達國家,且呈逐年累積加重態勢。
油泥是中國各大油田普遍存在的主要廢棄物污染問題,早在1998年國家環保總局就將油泥列為危險廢物(廢物類別HW08),要求必須對含油污泥等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由于含油污泥的來源不同,其組分、性質也不盡相同。通過對各類含油污泥的取樣分析,含油污泥一般含油15%~50%。對環境危害較大。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要求必須對含油污泥進行無害化處理。目前國內外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含油污泥有效處理的研究,相繼嘗試過固化填埋、焚燒、淋洗、化學氧化和生物修復等方法處理含油污泥。生物修復技術具有成本相對較低、安全性高、操作簡單、不易造成二次污染、能實施原位處理等優點,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修復手段。但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復雜難于降解,目前國內外對含油污泥的微生物降解修復研究相對較少。
CN1594549A公開了一種施氏假單胞菌菌株的制備及其在對含硫有機化合物脫硫中的應用技術,該菌株為Pseudomonas stutzeri UP-1;它主要來源于含硫較高的油田污水、油田污泥以及被油污染的土壤中,該菌株可通過特定的培養、分離和制備手段得到,它的培養基液體細胞、靜息細胞和固定化細胞均能通過Kodama路線作用于含硫有機化合物,生成溶于水的含硫有機物。
CN101074425A公開了一株硝基還原假單胞菌及其應用。本發明的微生物是從石油化工廠污水處理廠的活性污泥中分離并經純化培養得到的硝基還原假單胞菌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 S1,其對苯并噻唑具有高效專一降解性能,適用于含苯并噻唑的廢水、廢氣、污染的水及土壤的生物治理過程。
CN104001712A公開了一種堿茅與微生物聯合修復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步驟如下:將石油降解菌劑與土壤以重量比按1:5比例混合均勻,撒入堿茅種子,澆水待植物發芽,按照植物正常生長要求管理;所述的石油降解菌劑為施氏假單胞菌與谷氨酸棒狀桿菌按1:1混合;所述用于種植堿茅的土壤為總石油烴質量分數為10000+5000mg/kg的污染土壤。本方法是在石油污染的鹽堿土壤中加入菌劑并混勻,然后播種堿茅種子,定期澆水,使得植物與微生物協同降解土壤中石油污染物質。堿茅除具有促進石油烴降解的作用外,還具有綠化的作用,加入微生物菌劑使得降解率和降解速度都得到提高,且微生物降解后得到的有機質作為植物肥料,植物與微生物互利共生,降解時間持續較長,使得石油烴類污染物質具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未經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158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