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式隧道施工接力抽排水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10111.6 | 申請日: | 2018-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662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0 |
| 發明(設計)人: | 盧偉;姚紅偉;段小龍;申永江;張輝;羅斌智;黃久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16/02 | 分類號: | E21F16/02 |
| 代理公司: | 洛陽市凱旋專利事務所 41112 | 代理人: | 陸君 |
| 地址: | 471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水箱 隧道施工 潛水泵 電子式水位開關 表盤 排水裝置 集水坑 進水管 移動式 接力 集水箱側壁 排水管 便于移動 地形地勢 緊固裝置 排水問題 水泵連接 制作方便 出水管 低水位 電連接 高水位 萬向輪 有效地 反坡 啟閉 輪子 排水 | ||
一種移動式隧道施工接力抽排水裝置,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連接有進水管和排水管,所述進水管遠離集水箱的一端與水泵連接,所述集水箱內底部設有潛水泵,所述潛水泵頂部連接出水管,所述集水箱側壁上設置有控制潛水泵啟閉的控制表盤,所述控制表盤電連接集水箱內的低水位電子式水位開關和高水位電子式水位開關,所述集水箱底部四個角均設有萬向輪以及輪子緊固裝置。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可以達到持續排水的目的,用集水箱代替集水坑,突破了集水坑因地形地勢等諸多條件的限制;結構簡單、制作方便、便于移動、占地面積小,可長期反復使用,并有效地解決了長距離反坡排水問題,提高隧道施工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隧道反坡施工領域,特別是一種移動式隧道施工接力抽排水裝置。
背景技術
隧道建設一般包括公路、鐵路、水利、電力等的隧道建設工程,當隧道在富水區域中施工時,會有大量地下水深入隧道,而根據目前施工能力以及“長隧短打”的現有技術,長大隧道一般設置1~5個斜井,該斜井施工至正洞一般為反坡施工,即通過斜井進入正洞施工,在斜井與正洞相交處設置水倉(集水井),將正洞的水引入水倉,再把水倉中的集水分級排出斜井。分級排水一般需要在斜井中設置集水坑,集水坑的設置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會因集水抽排不及時造成污水橫流,影響洞內施工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移動式隧道施工接力抽排水裝置,其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提高隧道施工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式隧道施工接力抽排水裝置,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連接有進水管和排水管,所述進水管遠離集水箱的一端與水泵連接,所述集水箱內底部設有潛水泵,所述潛水泵頂部連接出水管,所述集水箱側壁上設置有控制潛水泵啟閉的控制表盤,所述控制表盤電連接集水箱內的低水位電子式水位開關和高水位電子式水位開關,所述集水箱底部四個角均設有萬向輪以及輪子緊固裝置。
所述集水箱連接出水管的側面設有泄水口和溢流口,泄水口在集水箱側面的下部,溢流口在集水箱側面的上部。
所述低位電子式水位開關與潛水泵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高水位電子式水位開關與溢流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集水箱上蓋上設有把手Ⅰ、把手Ⅱ和通氣孔。
與現有隧道反坡抽排水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 結構簡單、移動方便、容易安裝,在滿足隧道反坡排水需要的同時,可多次利用,較少成本,縮短建設工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在斜井中位置示意圖。
圖中,1、集水箱;2、進水管;3、出水管;4、泄水口;5、溢流口;6、通氣孔;7、潛水泵;8、控制表盤;9、低水位電子式水位開關;10、高水位電子式水位開關;11、把手Ⅰ;12、把手Ⅱ;13、萬向輪;14、輪子緊固裝置;15、水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移動式隧道施工接力抽排水裝置,包括集水箱1,所述集水箱1連接有進水管2和排水管3,所述進水管2遠離集水箱1的一端與水泵15連接,所述集水箱1內底部設有潛水泵7,所述潛水泵7頂部連接出水管3,所述集水箱1側壁上設置有控制潛水泵7啟閉的控制表盤8,所述控制表盤8電連接集水箱1內的低水位電子式水位開關9和高水位電子式水位開關10,所述集水箱1底部四個角均設有萬向輪13以及輪子緊固裝置14。
所述集水箱1連接出水管3的側面設有泄水口4和溢流口5,泄水口4在集水箱1側面的下部,溢流口5在集水箱1側面的上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南大學,未經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101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