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絲蚓應用于受污染底泥修復效果評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07266.4 | 申請日: | 2018-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985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單保慶;張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科乾和環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0 | 分類號: | G01N3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紐樂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王珂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絲 效果評估 沉積物修復 受污染底泥 修復 沉積物 應用 天然沉積物 修復材料 有效解決 水環境 預培養 幼蟲 評估 稱重 換水 喂食 存活 | ||
1.一種水絲蚓應用于受污染底泥修復效果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 對沉積物進行預培養后,添加修復材料,進行模擬修復,
S11將受污染沉積物放入酸洗后的玻璃容器,加入上覆水,培養2天以上;
S12向沉積物中添加修復材料,所述修復材料包括活性炭、生物炭;
S13將培養裝置放于室溫下,連續培養15天以上;
S2 將水絲蚓加入到已修復的沉積物中;
S3 對水絲蚓培養28天后,篩分獲得存活的水絲蚓,其中,培養過程不進行喂食和換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絲蚓應用于受污染底泥修復效果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上覆水采用曝氣24h以上自來水,受污染沉積物與上覆水的質量比為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絲蚓應用于受污染底泥修復效果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復材料的添加方式包括自然遮蓋法或經人工攪拌混合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絲蚓應用于受污染底泥修復效果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13培養過程中不換上覆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絲蚓應用于受污染底泥修復效果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2具體包括:
S21 從低污染沉積物中采用80目尼龍網篩,篩分出水絲蚓;
S22 將篩分獲得的水絲蚓放置于經曝氣24后的自來水中,放于室溫培養,連續培養15天,挑選成年水絲蚓,稱重后加入到已修復后的沉積物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絲蚓應用于受污染底泥修復效果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21 中所述水絲蚓為霍普水絲蚓。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水絲蚓應用于受污染底泥修復效果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22中所述成年水絲蚓的單體重量為5-10 mg,長度為3-5 cm,加入到沉積物前需要進行稱重,稱重前用濾紙將水絲蚓表面上污物去除,然后用高精度天平稱重,獲得初始水絲蚓重量。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絲蚓應用于受污染底泥修復效果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22中所述水絲蚓加入沉積物的數量為,受污染沉積物、上覆水與水絲蚓的質量比為1:5:2。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絲蚓應用于受污染底泥修復效果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進一步包括:培養結束后,通過80目尼龍網篩篩分得到存活水絲蚓,對存活的水絲蚓成年及幼蟲進行稱重、計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科乾和環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科乾和環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0726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酒駕檢測儀
- 下一篇:一種皮膚毒性實驗用固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