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設置低壓管路穿墻結構的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06132.0 | 申請日: | 2018-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751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富強;李玉;張勇;王成玲;徐曉曦;周偉;范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2D3/14 | 分類號: | B62D3/14 |
| 代理公司: | 濟南智圓行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31 | 代理人: | 王君安 |
| 地址: | 10007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頭體 隔板 穿墻結構 低壓管路 螺母 低壓膠管 墊圈 密封圈 液壓動力轉向系統 接管 環形凸起 動力液壓系統 位置調整量 轉向操縱桿 拆裝方便 兩端端面 外側設置 液壓部件 液壓系統 預制成型 管接頭 金屬管 卡箍 開孔 密封 穿過 靈活 自由 | ||
1.一種車輛,所述車輛上設置液壓動力轉向系統,所述液壓動力轉向系統包括動力轉向系統與轉向操縱桿系,所述動力轉向系統包括低壓管路穿墻結構,所述低壓管路穿墻結構(6)包括接頭體(7),接管(8),密封圈(9),螺母(10)和墊圈(11),接頭體(7)穿過隔板(14)開孔,所述墊圈(11)和螺母(10)套設在接頭體(7)上并分別位于隔板(14)的第一側和第二側,所述第二側的接頭體(7)外側設置環形凸起,所述墊圈(11)兩側分別抵靠環形凸起所和隔板(14),螺母(10)在第二側抵靠隔板(14),接頭體(7)兩端端面有密封圈(9)及接管(8),接管(8)與低壓膠管(12)連接,低壓膠管(12)端部有卡箍(1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體(7)為直角式結構,兩側有螺紋,端部有臺階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頭體(7)為直通式結構,兩側有螺紋,端部有臺階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8)與低壓膠管(12)連接處有卡箍(13)。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9)為O形密封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操縱桿系包括球頭銷用防塵套(18),包括橡膠套體(19),金屬箍圈(25)及纖維層(26),橡膠套體(19)上端內部有金屬箍圈(25),下端有凹槽,所述橡膠套體(19)包括內壁(20)和外壁(21),所述內壁(20)和外壁(21)之間設置纖維層(26);
所述纖維層(26)包括多個條狀纖維(27),所述條狀纖維(27)環繞橡膠套體(19)的中心線設置,相鄰的條狀纖維(27)互相隔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橡膠套體(19)包括2個向外突出的圓弧結構(22)與(24),兩個向外突出的圓弧結構(22)與(24)之間設置向內突出的圓弧結構(23);
從向外突出的圓弧結構(22)與(24)最外端向橡膠套體(19)上下兩側延伸,相鄰的條狀纖維(27)的間隔逐漸增加,從向外突出的圓弧結構(22)與(24)最外端向橡膠套體(19)上下兩側延伸,相鄰的條狀纖維(27)的間隔逐漸增加的幅度越來越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向內突出的圓弧結構(23)最內端到向外突出的圓弧結構(22)與(24)的最外端的橡膠套體(19)的長度為L,向外突出的圓弧結構(22)與(24)的最外端的的條狀纖維(27)間隔為S外,則距離向外突出的圓弧結構(22)與(24)的最外端為l位置的條狀纖維(27)間隔s規律如下:s=b*S外+c*S外*(l/L)a,其中a、b、c是系數,滿足如下要求:
1.08<a<1.13,0.98<b+c<1.02,0.49<b<0.65。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條狀纖維(27)沿橡膠套體(19)中心線為斜向45°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未經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0613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