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化機械噴漆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05027.5 | 申請日: | 2018-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02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杰;馬利娜;張奇云;雷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泰港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B16/20 | 分類號: | B05B16/20;B05B16/40;B05B13/02;B05B13/04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神州眾達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松強 |
| 地址: | 5284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化 機械 噴漆 設備 | ||
1.一種自動化機械噴漆設備,其結構包括設備主體(1)、支撐柜(2)、數字顯示屏(3)、控制面板(4)、設備底座(5)、機座(6)、均勻噴漆烘干機構(7)、集漆槽(8)、前后滑動梁(9)、噴漆架(10)、高壓噴漆頭(11)、左右滑動鏈(12)、往返滑動塊(13)、操作窗口(14),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撐柜(2)設有兩個且設于設備主體(1)左右兩側與設備主體(1)呈一體化成型結構,所述數字顯示屏(3)鑲嵌于右側支撐柜(2)前表面上部,所述控制面板(4)設于右側支撐柜(2)前表面下部,所述設備底座(5)設于設備主體(1)下方與設備主體(1)通過電焊相連接,所述機座(6)設于設備主體(1)內部下方,所述均勻噴漆烘干機構(7)設于機座(6)及支撐柜(2)內部,所述集漆槽(8)設于機座(6)上表面后方與機座(6)呈一體化成型結構,所述前后滑動梁(9)設于設備主體(1)內部上方與支撐柜(2)活動連接,所述噴漆架(10)懸掛于均勻噴漆烘干機構(7)正上方與往返滑動塊(13)相連接,所述高壓噴漆頭(11)設于噴漆架(10)兩端與噴漆架(10)通過電焊呈垂直狀相連接,所述左右滑動鏈(12)設于前后滑動梁(9)內部,所述左右滑動鏈(12)一端與往返滑動塊(13)通過電焊相連接,所述往返滑動塊(13)通過左右滑動鏈(12)與前后滑動梁(9)活動連接,所述操作窗口(14)設于支撐柜(2)外側表面與支撐柜(2)呈一體化成型結構;
所述均勻噴漆烘干機構(7)由置物十字架(701)、連接桿(702)、旋轉臺(703)、空腔(704)、活動液壓缸(705)、活塞桿(706)、第一彈簧(707)、牽引繩(708)、定滑輪(709)、第一定滑輪組(710)、支撐柱(711)、往返旋轉盤(712)、第二定滑輪組(713)、卷線輪(714)、輪軸(715)、間歇式松緊夾(716)、大齒輪(717)、小齒輪(718)、支撐板(719)、動力輥(720)、伺服電機(721)、電機觸電塊(722)、電機接電塊(723)、彈性導線(724)、活動桿(725)、活動座(726)、第二彈簧(727)、正反轉電機(728)、螺旋桿(729)、傳動桿(730)、傘齒輪(731)、螺旋盤(732)、傳動皮帶(733)、旋轉輪(734)、扇形齒架(735)、倒角矩形架(736)、嚙合齒(737)、第一頂桿(738)、第二頂桿(739)、帶環懸桿(740)、活動板(741)、連接鉸鏈(742)、滑行槽(743)、滑塊(744)、滑輪(745)、連接件(746)、活動斜桿(747)、固定桿(748)、加固桿(749)、烘干接電塊(750)、烘干觸電塊(751)、連接電線(752)、烘干器(753)、烘干箱(753)組成;
所述置物十字架(701)設于連接桿(702)上端且通過電焊垂直連接,所述連接桿(702)下端呈豎直狀嵌入旋轉臺(703)內部,所述空腔(704)設于旋轉臺(703)內部與旋轉臺(703)呈一體化成型結構,所述活動液壓缸(705)呈水平狀設于空腔(704)內,所述活塞桿(706)設于活動液壓缸(705)外端與活動液壓缸(705)采用過渡配合活動連接,所述第一彈簧(707)設于空腔(704)里端,所述活動液壓缸(705)通過第一彈簧(707)與空腔(704)連接,所述牽引繩(708)一端與活動液壓缸(705)纏繞連接,所述牽引繩(708)另一端依次繞過定滑輪(709)、第一定滑輪組(710)、第二定滑輪組(713)與卷線輪(714)纏繞連接,所述第一定滑輪組(710)設于旋轉臺(703)內部中心與旋轉臺(703)內壁通過螺絲螺旋連接,所述第二定滑輪組(713)設于支撐柱(711)內部下部中心與支撐柱(711)內壁通過螺絲螺旋連接,所述支撐柱(711)呈豎直狀設于旋轉臺(703)下方,所述支撐柱(711)上端與旋轉臺(703)下表面中心通過電焊相連接,所述往返旋轉盤(712)設于支撐柱(711)下端與支撐柱(711)通過電焊相連接,所述卷線輪(714)設于支撐柱(711)內部,所述輪軸(715)貫穿于卷線輪(714)中心,所述間歇式松緊夾(716)鑲嵌于往返旋轉盤(712)內部與控制面板(4)以電方式相連接,所述輪軸(715)下端與間歇式松緊夾(716)活動連接,所述大齒輪(717)設于輪軸(715)上端且通過電焊固定連接,所述小齒輪(718)設于動力輥(720)下端且通過電焊固定連接,所述小齒輪(718)與大齒輪(717)通過輪齒嚙合連接,所述動力輥(720)上端貫穿于支撐板(719)與伺服電機(721)活動連接,所述伺服電機(721)置于支撐板(719)上方,所述支撐板(719)呈水平狀與支撐柱(711)兩側內壁通過電焊垂直連接,所述電機觸電塊(722)鑲嵌于支撐柱(711)外表面與伺服電機(721)通過電線相連接,所述電機接電塊(723)設于彈性導線(724)下端與電機觸電塊(722)在同一高度,所述彈性導線(724)懸掛于機座(6)內部與電源相連接,所述活動桿(725)呈豎直狀設于往返旋轉盤(712)上方兩側,所述活動桿(725)通過活動座(726)與往返旋轉盤(712)活動連接,所述第二彈簧(727)設于活動桿(725)與支撐柱(711)之間,所述第二彈簧(727)兩端分別與活動桿(725)及支撐柱(711)外表面通過電焊相連接,所述正反轉電機(728)設于機座(6)內部中心,所述螺旋桿(729)設于正反轉電機(728)上方,所述螺旋桿(729)下端與正反轉電機(728)活動連接,所述螺旋桿(729)上端通過齒輪與往返旋轉盤(712)中心嚙合連接,所述傘齒輪(731)設于傳動桿(730)兩端,所述傳動桿(730)一端通過傘齒輪(731)與螺旋桿(729)嚙合活動連接,所述傳動桿(730)另一端通過傘齒輪(731)與螺旋盤(732)嚙合活動連接,所述傳動皮帶(733)設于螺旋盤(732)與旋轉輪(734)之間,所述傳動皮帶(733)兩端分別與螺旋盤(732)、旋轉輪(734)嚙合活動連接,所述扇形齒架(735)設于旋轉輪(734)側邊與旋轉輪(734)邊緣通過電焊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輪(734)、扇形齒架(735)均設于倒角矩形架(736)內部,所述嚙合齒(737)均勻等距設于倒角矩形架(736)上下部內表面,所述倒角矩形架(736)通過嚙合齒(737)與倒角矩形架(736)嚙合活動連接,所述第一頂桿(738)設于倒角矩形架(736)左側且通過電焊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頂桿(739)設于倒角矩形架(736)右側且通過電焊固定連接,所述帶環懸桿(740)設于倒角矩形架(736)上方,所述倒角矩形架(736)通過帶環懸桿(740)與機座(6)上內壁焊接,所述活動板(741)呈水平狀設于機座(6)內部兩側,所述活動板(741)通過連接鉸鏈(742)與機座(6)兩側內壁活動連接,所述滑行槽(743)設于活動板(741)下表面與活動板(741)呈一體化成型結構,所述滑塊(744)通過滑輪(745)及滑行槽(743)的配合與活動板(741)下部活動連接,所述連接件(746)設于滑塊(744)下方與滑塊(744)通過電焊相連接,所述活動斜桿(747)一端通過連接件(746)與滑塊(744)活動連接,所述活動斜桿(747)另一端通過鉸鏈與固定桿(748)一端相連接,所述固定桿(748)另一端與機座(6)內壁通過電焊固定連接,所述加固桿(749)設于固定桿(748)下方,所述加固桿(749)兩端分別與固定桿(748)及機座(6)內壁通過電焊連接,所述烘干接電塊(750)鑲嵌于活動板(741)一端上方,所述烘干觸電塊(751)鑲嵌于機座(6)上內壁且通過連接電線(752)與烘干器(753)相連接,所述烘干器(753)設于烘干箱(753)內部與烘干箱(753)后內壁通過螺絲螺旋連接,所述烘干箱(753)設于支撐柜(2)內部與支撐柜(2)呈一體化成型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泰港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未經中山泰港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0502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輪轂軸承的生產系統中的噴涂裝置
- 下一篇:一種超聲霧化精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