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風力發電用耐扭曲耐候抗拉軟電纜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04920.6 | 申請日: | 2018-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647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宋磊;劉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特華星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00 | 分類號: | H01B7/00;H01B7/02;H01B7/04;H01B7/18;H01B7/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扭曲 纜芯 風力發電 抗拉軟電纜 線芯 絕緣層 耐氣候老化性能 風力發電機組 抗拉加強層 并列設置 纜芯外層 由內向外 內襯層 外護層 包覆 拉伸 柔軟 填充 電纜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風力發電用耐扭曲耐候抗拉軟電纜,包括若干根并列設置的纜芯,所述纜芯包括線芯及包裹于線芯外層的絕緣層,所有所述的纜芯外層由內向外依次共同包覆有內襯層、抗拉加強層和耐候外護層,在所述纜芯之間放置填充。該電纜具有優異的柔軟、耐扭曲、耐拉伸耐氣候老化性能,可廣泛應用在風力發電機組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風力發電用耐扭曲耐候抗拉軟電纜,屬于電纜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纜是輸送能源、傳遞信息所不可缺少的基礎器材,從在社會信息化、電氣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電線電纜已成為經濟建設中最重要的基礎產品之一。電線電纜行業又是配套行業,產品必須滿足國民經濟各主行業對電線電纜性能的要求,國民經濟覺得多數行業都與電線電纜相關,其產業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對于風力發電用電纜來說,長期運行于室外、垂直懸空敷設、頻繁扭轉(自動偏航對風),這就要求電纜具有優異的柔軟、耐扭曲、耐拉伸、耐氣候老化性能,因為一般電纜難以滿足這些苛刻要求,基于以上原因,特開發出一種新型風力發電用耐扭曲抗拉軟電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新型風力發電用電纜,能能夠滿足柔軟、耐扭曲、耐拉伸、耐氣候老化的使用要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風力發電用耐扭曲耐候抗拉軟電纜,包括若干根并列設置的纜芯,所述纜芯包括線芯及包裹于線芯外層的絕緣層,所述線芯由若干股均勻混合軟銅絲和銅皮繞包線組成,所述銅皮繞包線根數占比20%-30%,在所述纜芯外部由內向外依次包覆有填充層、內襯層、加強層和耐候外護層。
優選的,所述絕緣層采用自潤滑性能優異的改性尼龍料。
優選的,所述抗拉填充層采用特制芳綸纖維。
優選的,所述防內襯層采用高強度復合料擠包型式。
優選的,所述抗拉加強層采用高強度纖維絲編織結構。
優選的,所述抗耐候外護層采用耐候CPE電纜料擠包。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線芯采用多股軟銅絲和銅皮繞包線的復合導電線芯,銅皮繞包線的彈性比較好,在扭轉時可以產生形變,便于機械應力的分散,可以大大提高電纜的耐扭轉性能,一般導電線芯的扭轉實驗為10000次,采用該種復結構的導電線芯的電纜可以達到300萬次不斷裂。2、絕緣層采用自潤滑性能優異的改性尼龍料,具有較高的絕緣電阻和優異的耐磨性。突出特點是改性尼龍料擁有自潤滑功能,在電纜受到外力扭轉彎曲時,內部的絕緣線芯間可以產生滑動,大大降低了摩擦阻力產生的扭轉剪切,提高了電纜扭轉次數。3、抗拉加強層摒棄了已往的金屬絲鎧裝型式,采用抗拉強度極高的合成纖維絲編織結構,在增加電纜抗拉性能即保持了電纜的柔性,又降低了電纜自身的重量級。4、耐候外護層采用耐候CPE電纜料擠包,既保證了電纜的耐磨性能,又提高了電纜室外敷設的適宜性。總之,該電纜將柔軟、耐扭曲、耐拉伸、耐氣候老化性能集于一體,可廣泛應用在風力發電設備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線芯1、軟銅絲1.1、銅皮繞包線1.2、絕緣層2,抗拉填充層3,內襯層4,抗拉加強層5,耐候外護層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風力發電用耐扭曲耐候抗拉軟電纜,包括若干根并列設置的纜芯,所述纜芯包括線芯1及包裹于線芯1外層的絕緣層2,所述線芯1由若干股均勻混合軟銅絲1.1和銅皮繞包線組成,所述銅皮繞包線根數占比20%-30%,在所述纜芯外部由內向外依次包覆有填充層、內襯層4、加強層和耐候外護層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特華星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特華星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049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