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可裝配更換的剪切型鋼桁架連梁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04544.0 | 申請日: | 2018-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96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濤;陳吉光;戴君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4H9/02 | 分類號: | E04H9/02;E04B1/9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裝配 更換 剪切 型鋼 桁架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可裝配更換的剪切型鋼桁架連梁,屬于工程結構耗能技術領域。鋼桁架連梁安裝在聯肢墻中,結構受力時,由于鋼桁架連梁中上、下弦桿和墻肢、腹桿都是銷軸鉸接,保證鋼桁架連梁各桿件的軸向受力。本新型可裝配更換的剪切型鋼桁架連梁包括有H型鋼,長連接板,短連接板,墻肢預埋連接件,雙向擠壓型阻尼器,角鋼,銷軸,阻尼器連接板。H型鋼兩端分別與長連接板、短連接板進行焊接,構成上、下弦桿;單個雙向擠壓型阻尼器或兩個串聯替換腹桿;基于裝配思想,用銷軸把上、下弦桿、腹桿和墻肢連接件進行鉸接。這種鉸接可以釋放端部彎矩,減小地震作用,在地震中阻尼器和弦桿損壞,可拆裝銷軸更換阻尼器和弦桿,以便繼續耗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安裝在聯肢墻中可裝配更換的剪切型鋼桁架連梁。結構受力時,由于鋼桁架連梁中上、下弦桿和墻肢、腹桿都是銷軸鉸接,保證鋼桁架連梁各桿件的軸向受力,屬于工程結構耗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大震不倒的抗震思想向震后迅速恢復城市、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方向發展。建筑需要一種可以在地震之后迅速恢復功能的結構或構件。可恢復功能結構是指地震后不需修復或稍加修復即可恢復其使用功能的結構。高層建筑使用者眾多,一旦遭遇地震損傷,高層建筑震后修復加固的經濟和時間成本很高??筛鼡Q構件是實現高層建筑結構震后功能可恢復的一種有效途徑。連梁是連接聯肢墻的重要構件,聯肢墻的耗能性能與破壞形態受連梁的剛度、延性與承載力的影響。與墻肢相比,鋼連梁其所承受的豎向荷載較小,在地震中屈服甚至破壞不會對結構的整體安全構成威脅,因而可以通過合理的設計,使結構的塑性變形和損傷集中在連梁段,利用其塑性滯回變形消散地震能量,減小地震反應。
傳統的鋼筋混凝土連梁對剪切變形十分敏感,在很多情況下出現超筋情況,并且易于產生剪切斜裂縫。實腹型鋼連梁形式以期利用鋼材延性耗能好的優勢改善聯肢剪力墻的抗震性能。鋼桁架連梁是由上、下弦桿和腹桿組成,與實腹式鋼連梁相比,鋼桁架連梁剛度可以通過桁架桿件控制調節,可以按抗震需要設計剛度值,使其避開地震波卓越周期,避免產生共振。
正常使用狀態及小震作用下,跨高比較小的剪切型鋼桁架連梁與剪力墻一起工作保持彈性狀態,大震作用下,腹桿受到往復拉壓的作用,形成塑性鉸,耗散大量地震能量,構筑了聯肢剪力墻的第一道抗震防線。本發明提出一種新型可裝配更換的剪切型鋼桁架連梁,用兩端銷軸連接的雙向擠壓型阻尼器替換鋼桁架連梁中的腹桿桿件。同時,鋼桁架連梁段與兩端的墻肢采用裝配連接。當小震作用下,該阻尼器進行耗能;當大震情況下,可以很方便地更換維修阻尼器及上、下弦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可裝配更換的剪切型鋼桁架連梁,利用了鋼桁架連梁中上、下弦桿和墻肢、腹桿都是銷軸鉸接,提出了一種新型可裝配更換的剪切型鋼桁架連梁。這種新型的鋼桁架連梁,利用兩端銷軸連接的雙向擠壓型阻尼器替換鋼桁架連梁中的腹桿桿件,同時,鋼桁架連段與兩端的墻肢采用裝配連接。當小震作用下,充當腹桿的阻尼器進行耗能;當遭受超過設防烈度等級的地震時,耗能部位的阻尼器和上、下弦桿可以很方便地更換維修。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可裝配更換的剪切型鋼桁架連梁,包括有H型鋼(1),長連接板(2),短連接板(3),墻肢預埋連接件(4),雙向擠壓型阻尼器(5),角鋼(6),銷軸(7),阻尼器連接板(8)。其中,墻肢預埋連接件(4)和4根角鋼(6)焊接一體預埋墻肢(9)中;H型鋼(1)一側與長連接板(2)連接,另一側與短連接板(3)連接,構成上、下弦桿;由于剪切型鋼桁架連梁中腹桿受力較大,根據計算需求來選擇是用單個雙向擠壓型阻尼器或兩個雙向擠壓型阻尼器(5)串聯替換腹桿;基于裝配思想,用銷軸(7)把上、下弦桿、腹桿和墻肢連接件進行鉸接。
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所述,H型鋼(1)一側與長連接板(2)連接,另一側與短連接板(3)連接,構成鋼桁架連梁中的上、下弦桿。
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所述,構成的上、下弦桿與墻肢(9)用銷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未經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045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