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化定制商品生產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101968.1 | 申請日: | 2018-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166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飛;吳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天元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6 | 分類號: | G06Q3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吳歡燕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件 加工子系統 控制中心 目標配件 智能化 組裝 商品生產系統 加工指令 目標商品 生產需求 生產指令 標準協議 定制需求 獲取目標 接收目標 人力資源 生產系統 預先設置 生產成本 加工 并發 自動化 交付 發送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化定制商品生產系統及方法,其中系統包括:控制中心,用于接收目標商品的生產需求,根據生產需求生成生產指令發送給組裝子系統;組裝子系統,用于基于生產指令根據預先設置的標準協議獲取目標商品對應的目標配件和目標配件對應的配件加工子系統,并向控制中心發送配件加工需求,以使得控制中心生成配件加工指令并發送給配件加工子系統;配件加工子系統,用于根據配件加工指令進行目標配件的加工,以使得組裝子系統進行目標商品的組裝。實現了生產系統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有效節省了人力資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各子系統相互獨立,有利于組合實現不同目標商品的交付,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定制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化生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智能化定制商品生產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顧客對定制化產品的需求越發明顯,而傳統企業生產支撐系統往往需要計劃性地組織生產,在生產的各個環節及商品構成的配件、原料配料獲取均需要人工參與進行采購及管理,無法智能化、自動化的調配中間產品、中間原料的生產以交付定制化商品。定制化商品對所需中間產品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對供應生產的管理效率、人力效率的要求極大,導致生產成本急劇上升。在此情況下,極少有企業能夠進行定制化商品的提供,大部分企業在交付周期和定制商品價格上有很大的限制,無法應對普遍化的商品定制化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生產系統需要人工參與難以實現全面自動化,導致生產效率低且生產成本高,同時難以滿足普遍化的商品定制需求的問題,提供一種智能化定制商品生產系統及方法。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化定制商品生產系統,包括:
控制中心,用于接收目標商品的生產需求,根據所述生產需求生成生產指令發送給組裝子系統;
所述組裝子系統,用于基于所述生產指令根據預先設置的標準協議獲取所述目標商品對應的目標配件和所述目標配件對應的配件加工子系統,并向所述控制中心發送配件加工需求,以使得所述控制中心生成配件加工指令并發送給所述配件加工子系統;
所述配件加工子系統,用于根據所述配件加工指令進行目標配件的加工,以使得所述組裝子系統進行所述目標商品的組裝。
優選地,所述組裝子系統還用于將所述目標商品的組裝進度實時反饋給所述控制中心。
優選地,所述配件加工子系統還用于將所述目標配件的加工進度實時反饋給所述控制中心。
優選地,還包括:需求采集子系統,用于采集所述目標商品的生產需求,將所述生產需求發送給所述控制中心。
優選地,還包括:物流配送子系統,用于調配所述配件加工子系統所需的原料,并將所述目標配件配送至所述組裝子系統。
優選地,所述物流配送子系統與所述控制中心、所述組裝子系統和所述配件加工子系統通過無線網絡進行通訊連接。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化定制商品生產方法,包括:
S1,利用控制中心接收目標商品的生產需求,根據所述生產需求生成生產指令發送給組裝子系統;
S2,利用所述組裝子系統基于所述生產指令根據預先設置的標準協議獲取所述目標商品對應的目標配件和所述目標配件對應的配件加工子系統,并向所述控制中心發送配件加工需求,以使得所述控制中心生成配件加工指令并發送給所述配件加工子系統;
S3,利用所述配件加工子系統根據所述配件加工指令進行目標配件的加工,以使得所述組裝子系統進行所述目標商品的組裝。
優選地,所述步驟S1之前還包括:利用需求采集子系統采集所述目標商品的生產需求,將所述生產需求發送給所述控制中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天元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天元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019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